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18日电 题:生于一九七八:他们的故事见证时代变迁
作者:杨雨奇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时代的激流,深刻影响着国人的生活轨迹。生于1978年,那些与改革开放同龄的人们,他们成长在变革的浪潮中,他们的故事映射着这个大时代的变迁。
车金华满周岁照。 受访者供图
车金华,生于1978年5月,山东威海人
“高考是我人生的里程碑”
生于1978年5月的车金华,是与改革开放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当提及前半生最值得回味的事情,车金华说是自己的高考经历。
1997年,19岁的车金华走进了高考考场。这名出生在山东威海小乡村的小伙子,最终顺利考入了武警技术学院(现武警工程大学),成为村里同龄人中,,的一名大学生。
在车金华出生的那一年,恢复高考后首批大学生迎来自己的大学时代。40年间,中国的高等教育为这个国家的发展输送着一批又一批建设者,让无数人成就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
据车金华回忆1997年的高考,车金华形容当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他所在班级的46人中,考上国家线的只有7人。而只有上了国家线,才有资格填报大学。
“在那个年代,能读中专已是很多人的梦想。”车金华说。为了圆自己的大学梦,车金华在高三学得很努力:“那时没有补习班,就借高年级学生做过的题再做。”
车金华个人照 受访者供图
考上大学的车金华成了全家的骄傲。至今,车金华依然是村里老人们口中的天之骄子,鼓励着后辈们向他学习。
带着期望,车金华从家乡启程。上学的路,一走就是,一夜:从威海坐大巴到烟台,再从烟台上火车,坐上一整夜到达西安。
由于路途遥远,车金华只能在寒暑假回家。平日里,他与家人保持着每周一封信的联系,隔三差五,还能在学校的公用电话亭,给父母打个电话。
大学毕业后,车金华进入部队做起了副连长。2007年后,他调入北京任职某政府部门。回望自己来时的路,车金华说:“高考是我人生的里程碑,让我有机会走出去,在更高的平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0年前,1978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在学总规模仅有86.7万人。而到了2016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就达到了3699万人,占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20%,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对于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已不是“千军万马独木桥”。
付爱琳在长城留影 受访者供图
付爱琳 生于1978.7,河北承德人
“我的家从县城搬到了北京”
出生在1978年7月的付爱琳,老家在河北承德兴隆县。18岁时,付爱琳为自己做了个决定——离开农村,闯荡北京。
1996年,18岁的付爱琳无缘大学。父亲为她在村镇里寻了办事文员的工作,工资每月180元。
对于父亲的安排,付爱琳并不满意:“一个月180块,咋活?”于是,她下定决心,去大城市闯闯。和父母商议后,她决定前往北京,坐了5小时的绿皮火车后来到顺义,投奔了在这里开工厂的叔叔。
和付爱琳一样走出农村,走进城市的人不在少数。自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壁垒逐渐破除,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40年里,中国的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7年的58.5%,城镇常住人口由1.7亿人增长到8.1亿人,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57个。
付爱琳没有埋没在这场浪潮之中。自1996年入京,她便进入当地一家精密仪器加工厂工作,这一干就是20多年。
刚到北京时期的付爱琳 受访者供图
如今,付爱琳已为人妻母,一家三口在顺义置办了房产,儿子也在北京读了初中。虽然自己依旧没有北京户口,但在付爱琳心里,北京已经是自己的故乡。
在这里,付爱琳见证了北京的变迁,城市里高楼林立,地铁线纵横交错,道路变得越来越拥堵,外来打工者越来越密集……
定居于此的她,现今只在逢年过节才会回到河北老家。但老家早已不是昔日景象:“高楼大厦、生活便利、高速高铁,再加上如今发达的通讯,这些让家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但付爱琳往外闯荡的事迹却还在家乡被当成故事讲述着,老一辈人总会告诫年轻人,要像付爱琳一样,长大了去大城市安家立业。
段鸿伟2017年在外旅行 受访者供图
段鸿伟 生于1978.12,河南安阳人
“改革开放成就了我下海创业”
1978年出生在河南安阳的段鸿伟,如今已是两家公司的老板。但当初辞职创业的决定,却让段鸿伟整整犹豫了一年。
1997年,19岁的段鸿伟中专毕业,赶上毕业包分配的末班车,这个从河南安阳农村走出来的小伙子,迎着老家人羡慕的眼光,进入了当地某国企工作。
单位体面光鲜,薪水足够养家,压力不算太大……。这份差事被很多人看作是“铁饭碗”。段鸿伟从文员起步,6年时间,他做到了办公室主任。
2005年,27岁的段鸿伟走在了人生十字路口:应该继续留在单位,还是选一条新路去体验?
这条段鸿伟想去体验的新路,是下海创业。想法诞生于儿子呱呱坠地的2004年,面对肩上日益沉重的家庭负担,段鸿伟犹豫,要不要放弃现在的安稳,鼓起勇气去外面闯荡一番?
终于,在考虑一年后,段鸿伟在2005年下定决心,下海创业。
“下海”,是伴随改革开放诞生的新词。自1978年后,中国的市场经济逐步走向繁荣,自由空间不断扩大,个体经济日益受到重视,辞职创业成了不少人的选择。
段鸿伟在这样的时代大潮下,也选择了辞去工作,拉着几个合伙人,干起了自己的公司。
如今,十三年过去,段鸿伟从运输行业起步,到现在产业已延伸到了农药和童装市场。
回想起自己2005年的决定,段鸿伟说自己并不后悔,在他看来,今日的成就不仅来自自身的奋斗,更离不开国家政策上的扶持。
“如果不是生在改革开放时期,我可能连农村都走不出去,更别谈出来单干了。”段鸿伟说。
青年时代的乔秀全 受访者供图
乔秀全 生于1978.6,山西吕梁人
“我与互联网一同成长起来”
出生于1978年6月的乔秀全,现为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服务基础研究,的副主任。但若退回去二十年,乔秀全甚至不知电脑为何物。
生在山西农村的他,第一次见到电脑是1993年。用他的话说,这在当时已非常超前。1993年,乔秀全在当地汾阳师范学校念高中,学的便是计算机专业。
在学校机房里,他第一次见到了电脑:“配的是386型号的电脑,我们只有每周去机房才能见到,而且进去还得穿鞋套。”
三年后,乔秀全于1996年进入陕西师范大学念本科,主修数学与计算机教育专业。也是在这一年,他第一次接触到了互联网。
1994年4月20日,中国一根64K带宽的国际专线接通,这标志这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开启。
乔秀全读本科的4年,也是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间。自1994年到2000年,互联网开始飞入百姓家,bbs论坛开始出现、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到乔秀全2000年本科毕业,第16届世界计算机大会已经在北京举行,截至这一年,中国上网的计算机已有约892万台,上网用户数也达到了2250万。
2001年,乔秀全进入北京邮电大学攻读研究生。期间,他有了学校分配的私人台式电脑。他在电脑上给自己申请了QQ号,并用存了一年的生活费,买了人生第一部手机。
乔秀全在北京邮电大学读博 受访者供图
三年后,乔秀全读博,台式电脑升级成笔记本电脑。当他第一次将笔记本电脑拿回家时,亲朋们都围了上来,“大家凑在一起看这个新玩意儿,感到非常新奇。”
如今,无论是手机、电脑还是互联网,在中国已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须,即便是乔秀全10岁的儿子,也已经能很熟练地操作电脑和平板。
在乔秀全看来:这些东西已成为社会信息化运转的基础,为人们日常生活和高效工作提供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