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清洗桥头堡雕像。 刘晓光 摄
中新网南京12月15日电(记者 泱波)1968年建成全面通车的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它也成为南京的标志性文化符号,成为纪念品和结婚照片的背景。14日,“又见‘大桥’”摄影展在南京金陵图书馆开展,拱桥加固、铺桥面板、铺沥青、装玉兰灯……刘晓光、薛晓红两位摄影家的一百四十多张照片记录了南京长江大桥的“重生”。
来自湖北仙桃的冯庆云、冯顶云兄弟俩相聚在大桥工地。 刘晓光 摄
“我们在桥上经历了三个冬天两个夏天,最热时桥上有50多度,但我们坚持下来了。”刘晓光说到。2016年10月28日,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封闭,南京城市摄影队的刘晓光和薛晓红二人守在桥上,跟着修桥人走遍了大桥维修的每一个作业面,拍摄了四十多万张照片。刘晓光表示,很幸运能用镜头记录下大桥维修的各个关键点,这是一份很珍贵的档案。
长江大桥上的施工现场。 薛晓红 摄
和南京长江大桥同龄的薛晓红当初选择这个专题来拍摄是出于对摄影的一份热爱,是怀着大桥同龄人的一种特殊情感。她小时候住在江北,每次到市区,必须经过长江大桥,心中一直觉得是座通往繁华都市的桥梁,后来工作后,每次做火车坐大巴返程,只要车子一上大桥,就感觉是家到了。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她几乎和工人们一起上班,一起下桥,一起吃饭,爬防护棚架、钻检修通道,看着大桥,天重修好,心里很感动,想一直拍摄下去,拍摄更多人和大桥的故事。她说:“一开始拍摄是抱着摄影的目的,但拍到后来更多的是感动和牵挂,甚至感觉自己不是一名摄影师了,而是建设者中的一员。大桥的施工条件非常困难,工人们很辛苦,所有参与大桥维修的人都付出了很多。”
摄影师刘晓光(右)和薛晓红都是南京城市摄影队的一员。 泱波 摄
航拍维修中的南京长江大桥。 泱波 摄
南京长江大桥这座特殊的‘纪念碑’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励志的建造故事,在建成后的几十年里成为全国人民共同记忆的联结点。据悉,12月底,南京长江大桥将恢复通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