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视障人士录制流行网络小说和《本草纲目》等打造个性化有声书单
“捐声志愿者”:用声音连通黑暗与光明
在突然失明后的30多年里,陪赵桂兰熬过寂寞的是“声音”。如今60多岁的她曾在10年内用坏了4个故事听书机。
每当烦闷焦躁时,她会打开故事机听一段陌生人的朗读,然后逐渐平复下来。弟弟定期帮她拿储存卡去图书馆将志愿者专门为她读的书拷贝回来。“他们会给我录当前流行的网络小说,这些是故事机里没有的。这让我终于觉得和大家生活在同一个圈子里。”赵桂兰说。
“捐声志愿者”让盲人能“点读订单”
为赵桂兰读书的是“捐声志愿者”,33岁的全职妈妈晏敏就是其中一员。“虽然我不是专业播音主持人,但我力求用自己,的表达给视障人士描绘外面的世界,让他们在失去色彩的世界里也能感受到温度。”晏敏说。
自从今年6月参与到为视障人士“捐声”,晏敏已经按视障读者的“点读订单”录制超过25篇有声读物。看着妈妈对着手机声情并茂地“说话”,晏敏5岁半的女儿楚楚对“捐声”逐渐感兴趣。
“看不见的人要怎么生活?”爱唱歌爱跳舞的楚楚经常问晏敏。晏敏想起,赵桂兰曾经告诉她,自己很无奈、很无助。
“捐声志愿者”已录制两千多部有声读物
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副馆长张材鸿介绍,有不少视障人士无法“读”懂盲文,网上有声资源也无法满足个人特殊需求:“一些专业性强的小众类书籍有声资源比较少,例如有些视障人士想听《本草纲目》,有些想听《建筑史》。”
为此,白云区图书馆和盲协、特殊学校、公益组织等机构合作,从三年前开始,收集视障人士“阅读”需求,在全社会开展捐声志愿活动。截至10月初,已有一千多人次参与录制了两千多部有声读物,通过图书馆的视障阅览室和官网、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惠及视障读者。
在白云区图书馆视障阅览室中,有三台供视障人士用的配备耳机的电脑,一套为志愿者准备的录音设备,还有数千个捐声志愿者的有声读物资源。
盲人按摩师也成“捐声志愿者”
“我们搭建残健共读平台,初衷是进一步激发扶残助残热情,关照残疾人精神世界,也让视障人士更好融入社会。”张材鸿说。
在白云区图书馆的捐声志愿者中,盲人按摩师肖永红是最特殊的一位。听到志愿者给视障群体读书,肖永红内心感激,希望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他一段一段背下内容,再一段一段录下来。
正如他所朗读的小诗:“梦想是一根拐杖,叮叮当当探索着世界。”肖永红等志愿者正在主动尝试搭建起黑暗与光明两个世界的桥梁。
文/新华社记者 黄浩苑、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