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婚姻新时代:没有在恋爱中成长 却直接在婚姻中试错

时间:2018-11-21 09:32:15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 。(图文无关)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冰点特稿第1121期

  婚姻新时代

  上一年,中国有1063.1万对情侣在法律上决定与对方共度一生。

  这些新人买好戒指,挑选婚纱,一起置办大红床单、努力减肥、确定在婚礼上使用真花还是假花,然后在部分陌生亲戚的见证下,二人发誓,绝不出轨,无论一贫如洗还是身患绝症,都不会影响他们永恒的爱与忠贞。

  其中有一部分人从新婚到老夫老妻,“忍住2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掐死对方的想法”(温格·朱利《幸福婚姻法则》),直到有天一人离去,再也听不到对方的鼾声。

  另一部分人,去年的精确数字是437.4万对,决定结束婚姻。2013年到2017年,我国的结婚率从9.9%降至7.7%,离婚率则连续16年上升,至去年的3.2%。

  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近2亿,超过5800万人一个人生活,邻居不过是门牌上的一串数字。

  这是全球蔓延的趋势:英国结婚人数跌至近150年来,;法国每3户人就有1户是单身;德国柏林独身人口达到54%;日本30多岁男青年未婚率为47.1%,女青年为32%;16岁以上的美国人约有50.2%的人是单身。

  婚姻正从一种普世价值变成纯粹个体的选择。一些与“婚姻”打交道的专业人士,见证着婚姻这一古老制度的新时代光景。

  “吵架最多的往往是办结婚的”

  北京市朝阳区婚姻登记处坐落在十字路口的一角,罗马柱鼎立。若是黄道吉日,情侣们一步步迈上台阶,奔向幸福的玻璃门。

  一进大厅,一根大圆柱上吊了许多心形许愿卡,集合了世上对婚姻的美好期待。“祝福我们长长久久”“相爱一生,不离不弃”“早生贵子,幸福满满”,还有“一辈子只来这一次”。

  张笑迎是北京市朝阳区婚姻登记处的副主任,从22岁起就在这工作,工作16年以来,见过明星、生意人、残障人士和许多普通人一生中最幸福的,。

  每间登记室都铺着红色的地胶,墙上挂着,。登记员穿制服,有套标准用语,不会对一进门的人问“办结婚还是离婚”,而是“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两人一进门,张笑迎就能看出是办结婚还是离婚。“结婚都是手拉着手,高高兴兴进来的;离婚的表情清冷一点,有的不会同时进来,一个先进来,一个后进来。”

  “同学都说我的工作真好,天天吃糖。”张笑迎说,“其实也有让人大跌眼镜的故事,来这里吵架最多的往往是办结婚的。”

  比如,兴冲冲赶来领证,男士没带身份证,女士的脸立马黑了。

  张笑迎曾遇到过一对新人,男的对女的说,“你给我跪下,求婚,我才签字”。“虽然可能是开玩笑,但在这样的场合,还是觉得他对女方缺乏尊重。”

  这些年,她感觉,的变化是人们对婚姻登记越来越重视。以前人们通常认为办喜酒才是婚姻的起点,如今领证也同等重要。经常有女孩戴着白头纱来登记,也有人穿庄重的小礼服。登记照也变得更精致,有人花520元拍一张红底的合影,“过去穿个蓝背心,相片质量也差,一擦就掉色。”

  因为信奉好日子,在例如2008年8月8日、2009年9月9日、2013年1月4日这样的时间,登记处要从0点开始对外办公,疏解排队的长龙。

  很多人带来了父母,帮着排队、拎东西、背包、拍照、捧花。“结婚登记代表你真的长大了,脱离了原生家庭,但有的父母习惯替儿女代劳。”

  这与西方的传统不同。张笑迎有次听到登记室里的掌声和笑声。原来是一场涉外登记,女士穿了婚纱,20多个亲朋好友沿着登记室门口两侧排开,欢呼、唱歌、造势,气氛热烈,“像个小派对,让人感觉很愉悦”。父母也到场了,穿着西装和小晚礼服,恭喜新人。

  “中国人结婚很不一样,在我们的办喜酒流程里,给家长倒茶、磕头、改口、家长讲话等,更多是让新人感受到角色的转变,又有了一对爸妈,要孝敬双方父母。”

  来登记的人千姿百态,有的年纪不轻,“看起来像搞科研的”,不善言辞,肢体语言不丰富,“在稳重和冷漠之间”。有位军人在颁证仪式上哭了半天,两个人对视,握着手,刷刷地流眼泪,“真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可能聚少离多,真的很不容易。”

  还有电视剧般的剧情。一次,有位男士突然推开门,大喊“豆豆你不要跟他结婚,你不爱他,你是爱我的”。所有窗口的人都齐刷刷盯着他。女主角站着没说话,,这婚真的没结成。

  也有男士全程不说话,当登记员询问是否自愿时,男士回答,“她愿意就办呗”。“这种不能正面回答,不代表自愿的状态下,我们一般不受理。”

  在给无数个结婚证敲上钢印之后,张笑迎自己结了婚。她当时想,如果没做过登记员,自己一定会很兴奋,也很害怕。“我们主任给我办的,看过那么多结婚证,打印了自己和爱人信息的红本,还是,的。”张笑迎把红本夹在书里,怕受潮,也怕边角翘起。

  自从做了这份工作,张笑迎说自己对婚姻看得很透,“我们能认识到交朋友是交朋友,过日子是过日子”“没结婚是两个个体,结了婚还是两个个体”。这里的登记员没人离过婚,“我们对结婚看得不那么兴奋,对离婚也看得不那么消极。”

  用9年把《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管理”删了

  奥斯卡·王尔德言,“什么是离婚的主要原因?结婚。”婚姻登记处的B面属于伤心者。张笑迎刚工作时,办理离婚登记,和一个个即将分崩离析的家庭关在一个房间里,“环境是很尴尬的。”

  过完节离婚会增多,人们为去谁家过节而争吵。周一的离婚业务也多,矛盾常发生在周末,也与办理后续手续有关。翻看离婚人士的结婚证,很多都是在“好日子”领的证。2008年8月8日领证,在10月就有离婚的。“一些人被浪漫的氛围推着,没想清楚就领了证。”

  分手那日,有人一进门就哭天抹泪,往往是真的不想离;有的男人吼着“你离不离,不离我走了”,也可能是不想离婚的托词。还有人到了,签字的一刻反悔,说不想离婚。

  有人吵得天翻地覆,朋友众人一顿劝说,要拉回去,告诉登记员“甭给他俩办离婚”。但当事人态度坚决,“这婚必须今天离”,这是个人权利,登记员只能照办。,二人又来复婚。

  两位上了岁数的人走进登记室,拿着年代久远的结婚证,满头白发的女士不发一言,低头盯着手机;男士有点拘谨,从牛皮袋里扯出一堆证件,那可能是几十年婚姻的证据。如今坐在一张桌子前,全程无交流,“两人淡如水,坐在那,谁也不愿多跟对方说一句话,这种最不好调解。”张笑迎说,两人之间的火熄灭了,燃不起任何激情,那是真没有感情了。

  当然也有好聚好散的,有人捧着花来,说自己是办理离婚的。还有人进来时说说笑笑,也是办理离婚的。张笑迎问,“你俩不挺好吗?”对方答,“性格不合,做朋友可以,做情侣不行”。

  20多岁时,刚接触离婚业务,张笑迎害怕他们在屋里吵架,后来学会了在两人争吵时,站起身,俯视对方;还有在吵得胶着时,用手势把女士引过来,说“来,我跟你说个事”。

  有一次,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来离婚,那时还需要30天的审核,女士突然跪在地上,哀求登记员赶快让她离婚。那位年轻的登记员容易被感动,觉得女士可怜,也跟着掉了眼泪。,还被师傅骂:“作为登记员,哪能哭,一哭,你代表的就不是登记机关了。”

  2003年10月1日起,《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取代了已实施近9年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管理”二字消失。登记不需要单位再开具介绍信,批准时间也能“当场就离”。

  “最惋惜的是半路结缘的‘夕阳红’,老夫妻两个不愿离婚,子女掺和其中,不愿为另一位老人养老。老年人的婚姻挺无奈的。”脾气相投的两个人即将在法律上终结关系,白发老人仍保持着对彼此的尊重,相敬如宾,互让着“你先来”。

  作为孩子的妈妈,张笑迎也见不得离婚对孩子的伤害。有一次路过大厅,她看见一个小男孩哇哇大哭,他可能正在经历“你跟爸爸还是跟妈妈”的抉择。

  一位基层法院的法官此前对媒体说,以往法院没有充足的心理辅助技术,会直接问孩子,父母一定要分开的话,你要跟谁?“我觉得这种方式不太好。就算离婚了,也是爸爸妈妈,你让他选择很残忍吧。他很可能在爸爸这说,我要跟爸爸。在妈妈这说,我要跟妈妈。为什么,小孩要讨好,不然他怎么能活下去。”

  一位年轻爸妈抱着孩子走进登记室,孩子还不大会说话,手里攥着玩具。爸妈云淡风轻地换了一个证,孩子东瞧瞧西看看,还不能理解发生了什么。

  离婚的原因千千万万,有人在知乎上提问,什么样的婚姻让你不得不离婚。一个人说,领证时鬼使神差地哭得稀里哗啦,旁边人都以为来离婚的走错地了……

  女人抱怨老公连家里的洗衣机都不会用;男人说老婆懒到苹果核放在床头,发毛了都不清理,一周前给她做的菜,碗碟还摆在水池里。一个人精疲力尽,另外一个人不以为意。

  有人结婚半年就离了婚:那种感觉就像是前一秒还在阳光和煦的海上邮轮里晒太阳,突然在一瞬间船沉了,所有的光都没了,一个人在黑暗的深海里挣扎,窒息、无望、焦虑、孤独,无数个夜里蒙着被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然后慢慢地适应了黑暗中的深海,,自己变成一条船。

  看开的人说,已不爱他,也不恨他,不会原谅他,也不感谢他。

  换人不如换思维

  每一对来北京市朝阳区婚姻登记处离婚的人士,,面对的是婚姻咨询师。这些政府聘请的第三方机构人员每天要面临婚姻最不堪的一面,以至于需要定期看心理医生。他们在相当大的基数上,看到了每个家庭如何选择。

  刘婕每周有,时间来此办公。大厅里隔出一片半开放领地,两张圆桌,几把椅子,冷漠的、激动的、愤怒的、尴尬的两个人走来,有人吵闹砸东西,死拖活拽对方,说今天不离婚回家就活不了了。

  刘婕的工作是审核材料,如果看到这段姻缘还“有救”,她便会调节,,之内,劝回了几对。

  “从一些细枝末节就能分辨,有的人没有任何肢体上的交流,能看出其实早就分开了,离婚只是个手续。”刘婕说。

  戴璟和刘婕是同行,她是上海社会心理学学会理事,曾在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与在婚姻登记处驻守的咨询师不同的是,戴璟的客户是主动掏钱找来的,以求解决婚姻家庭上的问题。

  一个家庭走进咨询室,一打眼,从坐的位置就能评估关系。有些三口之家,孩子坐当中,父母坐两边;有的孩子跟父母中的一方坐一起;有的父母坐一起,孩子坐角落;还有家庭成员散坐的。

  “入座的距离跟家庭关系有关”。戴璟说,坐,的孩子往往是家庭的维系,也是问题的集中。孩子想跟父母保持距离的,往往呈现学业上的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散落的家庭成员呈现疏离的状态,每个家庭成员可能都认为问题不在自己身上。还有一下子来了6个人,一个大家族的矛盾。

  刘婕发现,离婚的主要原因是出轨、债务问题、父母干预、对子女教育理念不同以及家庭暴力。她见过一个案例,“女方吃定男方”,权力斗争不平衡。男方父母瘫痪在床,他的全部经济来源是做网约车司机。女方在家里闹离婚,把所有东西都拿走,,只剩下那辆车,也要拿走。

  这片天地有人性的种种不堪,也有闪光时刻。婚姻走到最终,会迈过很多的坎。那次,刘婕只问了一句“你孩子8岁,为什么要离婚。”女士就哭了。她观察到协议书里男方把所有财产留给女方。刘婕说人到中年,把婚姻打碎,相当于重整了一次。男士也落了泪。“打动我的是人到中年的不易和心酸。”刘婕说,“每个人在离婚的关口,都挺脆弱、迷茫的。”

  人们对婚姻咨询师的态度不尽相同。有些人的肢体语言显示,咨询师的话一句没听进去,完全屏蔽了外界。刘婕有时逗一下小孩,也是拉近关系的技巧。有的时候她什么也不说,就静静听着。

  那位基层法院的法官也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调解,各打五十大板,是一种传统的老娘舅式的做法。“事实上,尤其是现在,人的自主意识很强,我凭什么要改,你凭什么要改?我只有真心想爱你、想挽留你才会改变。我们的‘夕阳红’调解队伍也许会那样(各打五十大板),这是他们跟我们的不同之处,老同志们的调解经验相当丰富,并且有年龄、资历的优势,他们用这种方法更容易让当事人信服,他们的调解工作和我们的审判工作是可以互补的。人本来是独立自主的,有自己的想法。人家真的不想跟你过了,你强迫人家跟你过干吗?”

  以前,北京市朝阳区婚姻登记处大厅张贴过一则故事,劝人回头,名叫《婚姻如橘》。讲述的是妻子如何向第三者交代丈夫的喜好,事无巨细,最终丈夫感动回头的故事。

  “临床中,发现做婚外情咨询的人,早年父母的关系也不良,很多婚外情会在代际中传递。”戴璟做了七八年婚姻咨询,总结出最重要的一点是创伤的“遗传”。

  “个体身上都有原生家庭的影子,烙印深,不易察觉。上一代没有解决的问题,在下一代的恋爱、社会交往、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中还会遇到,让人陷入巨大的恐惧。”

  戴璟接触的家暴个案,原生家庭里,也有家暴史。大龄未婚问题,除了社会已知因素外,也有原生家庭的原因。如果大龄男女一旦识别到家庭需要他,很多人出于忠诚感会放弃自己的婚姻,比如多子家庭中,其他孩子都结婚了,会有一个自觉扮演陪伴父母的角色,“就像祭品一样,没有办法完成独立分化的过程。”

  人们在谈婚论嫁时,常说要找个“三观合”的。戴璟认为,三观不过是从原生家庭习得的,人要找的是自己熟悉的那类人,“人不会随随便便爱上谁,其实在找另一半时有个模板,我们总是被一类人吸引。”

  她的客户以85后、90后居多,受过高等教育,一些具有海外留学背景。这些做婚姻咨询的人士遇到最多的问题是外遇,其次是育儿的分歧,有“丧偶式育儿”的,或者完全交给保姆,双方谁也不管。

  碰到外遇的情况,戴璟会评估二人对离婚的决心有多少。一般到这里来咨询的,至少有一方是不想离婚的。她会做原生家庭的访谈,分别询问夫妻二人是什么原因导致外遇发生。有的妻子认为丈夫事业开始发展,对自己有了不一样的心态。丈夫则觉得妻子索取太多,跟那个女生在一起很轻松。

  “很多人用离婚和外遇来解决自己亲密关系的难题,其实是延后了问题。”人们总是希望找到一个伴侣来解决自己对亲密关系的需要,两个带着需求的人相遇,没有意识到对方可能满足不了,一遇问题,就说三观不合,“应该发展一些能力去弥合两人之间的差异,不要把期待放在伴侣身上,把自我功能修复更好,换人不如换思维。”

  由团北京市委等机构所做的北京青年婚恋状况调查显示,超六成女性不愿“为孩子而不离婚”。

  离婚必然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戴璟说,离婚后爸爸说妈妈不好,妈妈说爸爸不好,孩子最爱的两个人互相诋毁,会使孩子的自尊水平很低。等到孩子长大恋爱时,典型的反应是一旦亲密关系达到一定亲密度,他们就想逃跑。

  她还发现,如果没有处理好,离异家庭的孩子的心理年龄很容易停留在父母离婚时。她建议,父母要对孩子解释清离婚的原因。让孩子意识到虽然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在了,但亲子关系是一辈子的。“孩子,的担忧是,我失去了父母对我的爱。”隐瞒、回避和强烈的冲突会影响下一代。

  另一个极端是,妈妈过度与孩子紧密,爸爸变成家庭的边缘人物。“比如儿子与母亲粘连太紧,对孩子的性心理、个体成长影响很大。要么在青春期愤怒地推开母亲,要么放弃自我成长,跟母亲相伴相依。”戴璟说,这样的家庭,父亲没有行使功能,“不是给孩子买点好吃的,就算做了好爸爸。”

  戴璟在加拿大交流,当地学生读大学要自筹学费,“没有中国家庭紧密的支持性,也没有粘连的关系造成压力,和脱不开身的无奈感”。

  中国家庭“盛产”“妈宝男”,上一代人与子女的家庭缺乏界限,代替孩子做第三代的父母。中国婚姻家庭咨询服务研究,副主任王军将父母称为年轻人婚姻的“第三者”,“很多人没有所谓兄弟姐妹,遇见问题时,排解的,方法就是跟父母讲。然而,父母又,站在自己孩子这一方,一般父母牵扯进来就没有余地了,问题反而会升级。”

  我们这一代,没有在恋爱中成长,结果直接在婚姻中试错

  父母事事代替子女,却没有教会他们最基本的爱的能力。一些客户告诉戴璟,没有看到父母是怎么保持亲密关系的,怎么去表达爱是过往经验上的空白。

  他们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由于“不能早恋”等原因情感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在经营婚姻上缺乏指导。完成高等教育、大学一毕业便开始遭遇亲属催促结婚的压力。缺乏经验、部分父母的强势干预,年轻人大概难以练就挑选伴侣的火眼金睛。

  有人说,“我们这一代,没有在恋爱中成长,结果直接在婚姻中试错。”

  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一筠曾直言,“当下,我国各个行当都讲究岗位准入证,做保姆、钟点工都要培训。遗憾的是,唯有两门最重要的职业例外:做夫妻和做父母,无论是成人教育还是学历教育。”

  “很多父母有了孩子,不一定等同于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他们还需要这个孩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戴璟说,应该在心理层面认识到,为什么要生孩子,夫妻双方是不是能达成共识。

  更年轻的一代干脆选择不进入婚姻关系。“他们没有办法忍受婚姻带来的不确定感,不以婚姻满足个体的需求。”也有人20多岁,处在职业发展的时期,要求暂缓亲密关系。

  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晚婚现象明显。2013年以前,20~24岁在办理结婚登记的人群中占比最多。过去5年,比重最多的年龄段变成25~29岁。

  2016年腾讯“当下中国人婚恋现状”调查了5万名受访者,约七成后悔结婚(女性高于男性)。另一项调查里,61.2%的受访者有“恐婚”倾向。

  单身人士不愿为了不尽如人意的伴侣而牺牲自己的事业或生活方式。离婚人士不再信任婚姻是幸福与稳定的基础。

  社会学研究者认为,在政府的角度看来,离婚意味着一个生产单位被分割,可能影响生产效率;夫妻离婚前后的争吵矛盾、围绕财产子女分配展开的斗争博弈,会带来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另外有很多研究结果指出,有子女的夫妻一旦离婚,对子女负面影响极大,不仅无法让他们在未来成为高效的生产者,还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治安隐患,影响他人高效生产。

  2016年有媒体报道,武汉市武昌区婚姻登记员熊玲工作9年来,多次以“打印机坏了”“网络故障”等借口拖延离婚手续办理,挽救了500余对濒临破裂的婚姻。同一年,“离婚冷静期”开始试点,有网友诟病这是限制婚姻自由。

  在美国,离婚要经过6个月的等候期;英国法律规定,婚姻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作出离婚声明后,必须经过9个月的反省与考虑期,如果离婚申请人和当事人都还认为婚姻无法维持,才准许离婚;在韩国,申请离婚的夫妇如有子女,必须经过3个月的“熟虑期”,无子女缩短为1个月。

  张笑迎工作久了,便觉得跟谁过日子都一样,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看人能不能看清自己。谈恋爱时有激情的调味剂,人们察觉不出什么。等走到婚姻,很多琐碎的事情,性格不合才慢慢体现出来。

  “就像医院看多了病人可能也会麻木,我对婚姻没那么多不切实际的憧憬,想要什么婚姻,我们看得清楚。”

  刘婕看到很多来离婚的人带着隐忍和坚毅,选择去承担,离婚是有意义的。那些带着怨恨、不舍、不甘和不得的人,还不如留在婚姻里。

  戴璟认同电影《不见不散》里的爱情,“好的婚姻一定是能够放下期待,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有能力解决问题,虽然吵过很多架,但愿意待在关系中,一生磨合。”

  咨询师的工作让她在来访者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很,的爱非常打动我”。见到了生而为人的喜怒哀乐,找到人类共通的价值感和归属感。

  她有一位男客户,有了事业,有了孩子,在庸常的婚姻生活中崩溃,外遇,离婚。新女友是生意上的伙伴,相对独立,让他轻松。

  他频繁地来咨询,发现自己没有办法放下前妻,离婚后才真正明白爱的是谁。他说自己永远不会忘记,结婚时,两人在大学校园,她穿着白色的婚纱,回眸望他的那个笑容。那时他们都很年轻。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杨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