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重庆举办2018中国技能大赛——第七届全国饭店业职业技能竞赛面条专项赛决赛暨“巴渝工匠”杯全国首届重庆小面职业技能大赛。 周毅 摄
中新网重庆11月8日电 (记者 钟旖)和面、揉面、扯面、炼红油、做杂酱、调味……一碗小面的诞生,蕴含着多重技术活,看似相同的面,实则也有千般滋味。8日,来自全国28省市区和法国、加拿大等海外国家的千余名餐饮行业选手齐聚重庆,大展身手PK小面制作。
当天,重庆举办2018中国技能大赛——第七届全国饭店业职业技能竞赛面条专项赛决赛暨“巴渝工匠”杯全国首届重庆小面职业技能大赛。赛事分面条专项赛决赛和重庆小面职业技能大赛两场赛事,选手需在60分钟内分别完成规定内容的全部制作。
和面、揉面、切面……已有31年从业经验的职校教师沈明辉参加的是面条专项赛,他需要手工擀制面条并制作出一碗特色面。“切面是个考刀工的细活,要厚薄均匀,大小一致。”沈明辉说,一碗面好吃与否,与调味紧密相关。早年他为了制作出稳定的口感,用了一个星期时间练习调味。
在重庆小面职业技能大赛赛场,火红的辣椒在不断翻炒中溢出香味,新鲜的酱臊里藏着选手们的“独门绝技”。57岁的选手颜明是有40年从艺经验的二胡演奏家。他从小跟着父母吃面长大,见证了小面从8分钱一碗到6块钱一碗的转变,对小面充满情怀。颜明说,他在2年前启动创业,开了个小面馆,“每天的销售量是2000碗至3000碗”。
劲道细腻的面条、辣而不燥的红油辣子、酱香浓郁的臊子,看到的是手上功夫,留下的是余香满口。记者了解到,重庆素有“小面之乡”之称,小面一张特色美食名片。数据显示,目前,重庆市的小面门店已达6.4万家,从业人员40万人,年产值近150亿元。全国小面门店近20万家,从业人员100万人,年产值超过400亿元。
图为参赛选手制作小面。 钟欣 摄
小面虽小,影响却不小。作为颇具地方特色的面点,成功吸引了海内外食客关注,45岁的法国选手弗雷德就是其中之一。“我是一名西餐厨师,喜欢吃辣,也喜欢吃面。”弗雷德说,他一年前入渝,找了专门的师傅学小面制作。他将带着意大利面与重庆杂酱的创新融合参赛。
“重庆小面注重麻辣味,入口后的辣香味一定要正宗。”国家一级面点师、72岁的裁判员董渝生告诉记者,此次大赛裁判们严格按照职业标准研究、比较小面制作的流程。“红油要色泽红亮、辣而不燥。杂酱臊子要色泽中红、散籽亮油、酱香回甜。面条要软硬适度。”
图为制作完成的重庆小面。 钟欣 摄
赛事主办方相关负责人称,希望通过举办全国性的技能大赛,选拔出一大批小面行业的领军英才、技术能手,并引领带动更多人学习、提升小面制作技艺,推动行业规范和行业发展。
现场,裁判员张钊告诉记者,随着时代发展,重庆小面也在不断创新进步。以臊子为例,不再只有传统的麻辣味道,鲍鱼、鸡鸭鱼肉、海鲜味等经改良的臊子已在市场上出现,满足广大食客的多元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