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火车站。 瞿宏伦 摄
中新网贵州盘州11月8日电 题:探访贵州三线文化主题园:旧址焕新颜延续三线精神
作者 周燕玲
在一栋低矮的红砖瓦房前,伫立着数不清有多少年轮的老树,55岁的周君用手抚摸爬满藤蔓植物的围墙,眼睛有些湿润的说:“没想到它又‘活’起来了”。
周君口中的它是三线建设旧址671厂,也是她从小生活过的地方。时隔20余年再次回来,周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
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时代。在群山环抱的中国西部山区,一批大型骨干军工企业铲下了第一锹土,响起阵阵伐木声和号子声,一排排厂房拔地而起,位于贵州乌蒙山区的671厂就在其中。
曾经破败的红砖房改造成三线青年旅社。 瞿宏伦 摄
为支援三线建设,中国抚顺11厂“一分为二”,由辽宁省迁入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并更名671厂,主要为西南地区矿山开采和公路、铁路建设提供所需民爆火工产品,1994年迁至贵阳市清镇后,一度被荒废。
作为“三线建设”时期主要能源基地之一的盘州,为继承和弘扬“三线精神”、丰富旅游业态,将671厂旧址按照“修旧如旧”的手法,采取老建筑修复和局部新建的方式,建设成三线文化主题园。
展览馆内摆放着以前的老物件。 瞿宏伦 摄
走进园区,广播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红色经典曲目环绕耳畔,斑驳的红砖墙、旧火车站、671生产线上的老旧设备映入眼帘。在园区广场正,的是由齿轮铸造的三线精神堡垒,它如钢铁传输带般紧紧连接着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
沿着671生产线往上走,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一排排低矮的红砖瓦房镶嵌在道路两侧。随意走进一间房屋,记者看到屋内保留了油毛毡房、“干打垒”的原始风貌,只进行必要的加固和简单修缮,延续着旧房子的时代气息。
“回到家就是‘干打垒’房子,土墙、油毡顶、木板上铺稻草当床。”忆及当年的生活场景,周君的嘴里没有一个苦字。
在周君看来,虽然生活区的房子随着岁月的剥蚀逐渐老去,但却阻挡不了一代代“三线人”追溯过往的步伐,因为那里有着他们以及上一辈人的青春岁月,有着他们成长的记忆。
园区还将部分老旧宿舍楼布置成展览馆,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深深烙下了“三线人”的生活印记。此外,还通过收集部分老物件和展品,还原三线时期老一辈人的生活场景。
671厂旧址照片。 瞿宏伦 摄
在展览馆旁,一栋奇特的建筑物吸引了记者眼球,这栋建筑物内是一间没有屋顶和房门的红砖房,而外部则是一间巨大的玻璃房,玻璃房将红砖房笼罩起来,形成了一个“房中房”。
三线文化主题园运营部职员樊梦菲说,“房中房”是“三线建设”时期的锅炉房,因受损较为严重不易修复,为了保留最原始的三线文化记忆,改造升级成“房中房”。
记者了解到,三线文化主题园将于2018年11月下旬开园试运营,将解决园区周边100余人的就业问题。园区虽尚未正式开园,但已有一些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和了解三线历史文化。
“游走在园区,一隅一物都彰显着‘三线文化’气息。”来自昆明的游客李明国说,很多三线建设旧址多数被弃之不顾,重新“上岗”的671旧址让人仿佛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
在李明国看来,三线企业虽已成为历史,但却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三线建设”精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