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专家解析京津冀区域本轮重污染天气成因

时间:2018-11-02 16:41: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资料图:北京重污染天气。中新社记者 李慧思 摄

  中新社北京11月2日电 (记者 阮煜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正经历一次中至重度污染过程。专家表示,不利气象条件下,工业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向硝酸盐的快速转化仍是推高PM2.5浓度的主要因素。

  11月1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一次中至重度污染过程。2日,扩散条件持续不利,区域性污染明显加重并维持。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及时组织会商,来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大学、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气象,和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等单位的专家对本次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解读。

  专家表示,基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2017年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结果分析,区域中北部的唐山、石家庄、天津、邯郸、邢台等城市的一次颗粒物和二氧化硫(SO2)、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气态前体物排放量在“2+26”城市中名列前茅。因此一旦出现不利气象条件,就容易发生污染物的快速累积,PM2.5浓度迅速攀升。

  另外,华北平原进入11月天气转冷,部分城市已着手准备供暖,一些小区开始试水工作,各地采暖排放的污染物将逐渐增加,可能加重11月上旬的污染过程。

  专家指出,典型城市颗粒物组分监测结果显示,硝酸盐是本次污染过程中PM2.5的主要组分,安阳、邢台等地的硝酸盐在PM2.5中占比达30%至40%,表明在静稳、高湿的不利气象条件下,工业和机动车排放的NOx向硝酸盐的快速转化仍是推高PM2.5浓度的主要因素。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城市的PM2.5中有机物含量也比较高,占比在20%至30%左右,并且污染期间元素碳(EC)浓度也明显升高,表明燃煤、柴油车排放的一次颗粒物也不容忽视。

  针对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生态环境部向相关省市提前推送预警提示信息,指导各地开展应对工作。截至11月1日,“2+26”城市中共有17个城市发布了重污染天气橙色或黄色预警,启动应急管控措施。

  专家表示,经初步测算,“2+26”城市在此次重污染过程期间采取的应急管控措施,对一次颗粒物、SO2、NOx等污染物的全社会减排比例在15%至20%左右,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重污染过程的发生发展。

  2018年10月,京津冀及周边区域“2+26”城市出现了3个重度污染天,未出现严重污染,总体情况比2016年和2017年同期有明显好转。但根据国家气候,的中长期天气形势分析,今年11月至12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气象条件较去年偏不利,随着各地逐步进入采暖期,“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控工作将更加艰巨。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提醒公众,在污染期间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建议绿色出行并注意做好健康防护。(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