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昆明10月27日电 (陈静)27日,2018中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修班在云南大学拉开帷幕,来自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南非、坦桑尼亚的20余名学者将在7天里,与中国学者共同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路径、机制、实践等问题,并赴云南民族村、大理沙溪等地实地考察。
2017年4月,中国和南非共同启动了中国—南非,别人文交流机制。在中国教育部的支持下,云南大学成立“云南大学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成为支撑这一人文交流机制的智库研究平台。
云南大学副校长张力表示,为进一步促进中非思想对话和知识共享,云南大学主办了此次中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修班,以“传承创新与经验共享”为主题,促进中非双方共同关注和参与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云南是中国生态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蕴藏着大量宝贵的人文资源;生态学、民族学是云南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展现出蓬勃生机。”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主任张永宏表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人文交流是重要基础,此次活动将拓宽中非交流领域,增进中非人民相互理解与友谊,夯实中非友好的社会民意基础。
内罗毕大学教授查尔斯·奥武尔·奥伦加(Charles Owuor Olungah)对此次研修班充满期待,希望深入了解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文化产业间的发展关系和成功经验。他表示,“此类活动为非中学者打开了相互了解的窗口,从而进行深度的交流合作、学术研究,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是加深双方了解互信的良好开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