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江西农村扶贫见闻:家门口的服装加工厂

时间:2018-10-26 15:38: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中新网江西余干10月26日电 题:江西农村扶贫见闻 家门口的服装加工厂

  作者:王昊阳 王成前

  秋日清晨,在江西余干县九龙镇瓜畲村,薄雾尚未散去,32岁的李芳琴在鸡鸣声中早早起床,为准备上学的儿子做早饭。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一处“乡村别墅”。中新社记者 黄艳梅 摄

  吃完早饭,把家里的杂活忙完了,李芳琴关上大门,匆匆赶往离家不远的“服装厂”去做工。

  服装厂是瓜畲村最热闹的地方之一,约200平方米的服装生产车间,摆放着二十多台电动缝纫机,还有一堆堆原料布匹和加工完成的棉衣。

  李芳琴赶到时,十几位同事已经在工厂开始忙碌。女工们把布匹拼在一起,塞入缝纫机的针尖下,轻踏右脚,机器启动。

  现年60岁的女工陈洁英将成衣收至一旁,用剪刀仔细地剪去衣服上的各种线头,然后将衣服整齐地堆叠在一起。

  缝纫衣服是一件精细活,女工们很快进入状态,聚精会神地做好每一道工序。车间内只听到频繁启停的电机声和布匹在平台上滑过的摩擦声。

  当时针指到上午11点时,李芳琴停下手中的活,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肩颈和手臂,返回家中给儿子做中饭。

  女工们陆续回家做饭,午后再回来继续开工。

  工厂负责人王田英告诉记者,目前约有40多位女工在车间做事,女工们大多是留守妇女,她们上班时间自由,拿计件工资,在家门口工作的同时,又能照顾好家里的老人和小孩。

  在村民眼中,王田英是位能人,她十年前在福建、广东务工,非常熟悉服装厂生产流程,随后她与服装厂签订代加工协议,工厂提供服装图纸样板,并将布匹托运到江西,王田英组织女工在车间进行生产,制成成衣后再托运回工厂。

  “女工们有空就来做事,每天可以赚到80至100元。”王田英说,把服装生产车间开设在家门口,方便大家工作和生活,也让大家能赚钱补贴家用。

  在车间工作的女工们年龄大多为三十至五十岁,来自九龙镇瓜畲村以及周边新墩村、九街村和徐家村,其中有26人为贫困户。

  “缝纫成衣的平车工每月可赚到2000至3000元,剪线头的杂工每月赚1000多元,大家多劳多得,白天和晚上都可以上班。”王田英说。

  44岁的贫困户阮水娇,公公婆婆已经80多岁且都患有疾病,四个小孩都在上学,家里收入微薄。为补贴家用减轻负担,阮水娇已经在车间工作5年,现在每月拿到近四千元。

  王田英的服装生产车间吸引周边大量农村留守妇女的关注,也受到当地九龙镇党委政府的重视,目前她的生产车间被评为余干县扶贫生产车间。

  “一个小型服装生产车间,带动26户贫困户,每年为贫困户发放近80万元工资,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让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九龙镇党委书记刘增红表示,目前这个扶贫车间成为当地精准扶贫的一个典型样板。(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