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空,王亦博都会到医院陪伴姥姥,听姥姥讲述过去的工作和生活。 韩章云 摄
中新网郑州10月16日电(记者 韩章云)10月15日下午六点,下了班,郑州小伙王亦博没有回家,而是买了一份豆粥,径直赶到河南省人民医院,他要去看望90岁的姥姥,照顾老人吃饭、陪老人看会儿书、聊会儿天。这样的生活王亦博已经坚持了很多年。
王亦博今年40岁,19岁那年,王亦博的父亲因过度劳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33岁时,其母亲因患癌症去世。
“母亲临终前含泪嘱托我要替她照顾好姥爷、姥姥,这是她未了的心愿。”也许由于时间的打磨,王亦博向记者说起痛失双亲的往事时,心情相对平静,而他也谨遵母亲的嘱托,悉心照顾姥爷姥姥,事无巨细。
图为王亦博搀扶姥姥散步。 韩章云 摄
2012年,86岁的姥爷去世,对于王亦博来说,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除了妻儿,就只有姥姥了。
“小的时候姥姥特别疼爱我,因为离姥姥家近,放学后我也总去姥姥家吃饭,跟姥姥姥爷很亲。”王亦博告诉记者,姥姥是知识分子,因此对他的要求十分严格。“姥姥要我一定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对国家有用的人,这话到现在她还总是叮嘱我。”
记者了解到,王亦博的姥姥白文藻曾任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第一届班子成员,是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第一任行长,亲自参与并主持筹建了河南保险公司,为河南省的银行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姥姥离休后,一直有一个未了的心愿,就是想把自己从参加革命开始的生活、工作经历记录下来,写一本自传。但由于年龄大了,眼睛昏花,提笔手颤,已力不从心。”王亦博告诉记者,为了不让姥姥有遗憾,他决定为姥姥圆梦。
为了了解姥姥在金融行业工作的点滴,王亦博前往姥姥的工作单位搜集自传所需的资料和插图,并得到了大力支持。最终,经过4年多的不懈努力,几易其稿,姥姥的自传《金融年华》一书在2017年出版发行。
“当我把书送到姥姥手里的时候,她都哭了,当然,这一定是幸福的泪花。”只要有空,王亦博都会陪姥姥看这本自传,听姥姥讲述过去的峥嵘岁月。
现在,只要是没有出差,王总会抽出时间赶到医院陪伴姥姥,带上姥姥喜欢吃的蒸饺、包子、豆粥、冰糖葫芦……陪老人说说话,逗她开心。
“有一次姥姥想喝记忆中美味的豆粥,为满足姥姥的心愿,我冒着大雨骑着电动车往返16公里,把买来的豆粥送到姥姥的嘴边。看到姥姥布满皱纹的脸笑得像花一样,我也特别开心。”王亦博说,姥姥现在就是家里最珍贵的“宝贝”,有姥姥在,他每天的生活都动力十足。
对于这个孝顺的外孙,姥姥也非常满意,逢人就夸。
王亦博的孝心行为也感动、感染着周围的人。前不久,他还获得郑州市金水区2018年度“孝亲敬老楷模”荣誉称号。
日渐年迈,姥姥又有了新的心愿:“我走后,亦博你要好好照顾家里的长辈、晚辈们,一家人和和睦睦,平平安安的。”“姥姥您放心,您的嘱托我一定会做到。”王亦博对姥姥作出了郑重承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