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第一中学数学特级教师何军海说,30多年的工作,他悟出来16个字“人做正、课教好、把心掏出来、跟着时代走”的心得体会。图为2018年9月,何老师正在上课。 丁思 摄
中新网兰州10月13日电 (记者 丁思)“数有虚实,不都总是谈大小。线有直曲,不都总是论长短。”在甘肃嘉峪关市第一中学数学特级教师何军海的课堂上,他巧用对联、比喻等方式,梳理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让学生领悟到除了专业知识外的人生哲理。“我会将每一堂课当做一件作品来精心雕琢,用老师的一言一行感染学生。”他说。
何军海自18岁走上讲台以来,坚守践行“课比天大大有容,教无定法法常在”的教育理念,实践课堂教学改革和高中数学教学研究,曾先后获得甘肃省首批陇原名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6年成为第十一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甘肃省,获奖者。
1984年,18岁的何军海成为一名数学教师。“那时候带的是高一的学生,班级里的学生有比我大的,有和我同岁的,有几个比我小的。”近日,何军海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回忆说,“年轻时的自己,有一股闯劲,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告诉自己,选择教书,就要把书教好,做一个好老师。”
18岁的何军海,在学生们心目中,就如同“大哥哥”角色一般。“刚入职时的自己,还有一股‘二劲儿’,凭着记忆力好,备课较为粗糙,一支粉笔、一张嘴就是一堂课。”何军海说,那时可能觉得是一种潇洒,但如今的时代,要做一名真正的好老师,需要提前把每一节课堂的各个环节都充分准备。
“尤其是年纪越大,每一堂课更需要精心雕琢。”30多年来,何军海坚持认真备课,充分准备教案,换位思考,将讲过无数遍的题目和知识点永远当做第一次讲述给学生,“你可能讲过无数遍了,但对于听课的学生来说,永远都是第一次,你还必须紧跟时代,保持这种新鲜感,让他们尽可能地对晦涩的数学产生兴趣,并喜欢上它。”
何军海自18岁走上讲台以来,坚守践行“课比天大大有容,教无定法法常在”的教育理念,曾先后获得甘肃省首批陇原名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6年成为“苏步青数学教育奖”甘肃省,获奖者。(资料图) 钟欣 摄
课余时间,他总是抓住点滴时间充电学习,并随时做好笔记记录下来。他家里的茶几上也永远放着一个随手的笔记本,看电视时听到一些有意思的语句、观点,都及时记下来,“给学生沟通交流,既和学生能够有共同话题,还可以和他们分享一些人生感悟。”
在何军海看来,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授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于平日一言一行中的感染和教导。“老师和学生之间是有心灵感应的,比如说,你在楼道里随手捡一个垃圾、日常的言行举止等等,都在点滴间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传道解惑,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不仅仅对于学生,何军海的坚守和执着也感染着该校年青一代的教师。“80后”年轻优秀教师甄荣是何军海的徒弟之一。“佩服何老师课堂上永远都有新鲜的东西,让我们年轻人始终都有劲儿跟着去学习。”甄荣说,何老师的课堂语言十分幽默,不仅可以体现数学课上的精炼,还可以体现出数学的艺术性和美感。
除了专业素养上的创新,对于年轻教师而言,何军海还是一位细心的兄长。该校优秀女教师卢会玉自诩为“喝着何老师烧的水长大的”。每日清晨,何军海一定是最早到办公室的,他将开水烧好,方便同事们使用。
更让卢会玉记忆犹新地是,修完产假返回学校工作的那段时光,她要奔波于照顾小孩和学校事务,累地苦不堪言。“那时候真得好累,小孩晚上发烧整夜照看,第二天我还要参加教学讲课比赛,心理非常焦虑、抑郁。”卢会玉回忆说,当时的这一切都被细心的何老师记在心上。
一日,在偌大的办公室,只剩下卢会玉和何军海时,“他跟我分析了做母亲所必须经历的这个特殊阶段,并劝导我要想办法调整自己,合理分配和安排时间,如今回忆起来仍是满满地感动。”
2014年12月,甘肃省教育厅命名成立“陇原名师”何军海高中数学工作室,鼓励其在高中数学教育研究和青年数学教师培养方面作出更大的成绩。
愿做春泥护绿李,甘为人梯架金桥。依靠着这份坚守和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同事,何军海在西部嘉峪关的教育事业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他带的2001年高考文科毕业班,一名同学取得甘肃省文科第五名的成绩,最终被北京大学录取;2013年高考毕业班中,46名学生全部二本上线,其中35人一本上线,5名同学进入全省文科前百名……
“人做正、课教好、把心掏出来、跟着时代走。”何军海说,30多年的教书生涯,这是他悟出来的16字体会,“只要我站在讲台上,我都会尽力把这份工作做到,,并坚持到,一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