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为武器,不怕迷信搭上黑科技
破除迷信、反对伪科学,无疑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一些迷信活动又披上了时鲜热门的科学外衣,改头换面出现在人们视线中。
十一长假期间,一个声称能够算命、测运势的电子罗盘出现在河南省开封市延庆观景区里,尽管用上了APP、互联网等工具,却改变不了伪科学的本质。类似蹭热门科学的事件,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
量子科技最火,量子鞋垫、牙刷甚至防癌治癌产品便很快问世;航天取得成功,相关的航天保健产品俯拾皆是。这个问题不仅中国有,国外也屡见不鲜。美国一影视明星力推身体感应贴纸,声称含有NASA,科技,引来大批粉丝购买。
公共科学传播的力度持续加强,很多重大科学成果、技术突破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热门词汇,这原本有利于促进人民树立科学意识、提升科学素质,增强认同感并投身于科研事业,而过于“实用主义”的商贩,却把它当成了一条生财之道。
如果伪科学、封建迷信活动仅止步于娱乐、心理安慰,尚且为祸不烈;伪科学,的危害就在于把探寻客观世界规律的科学与不可认知论相结合,损害人们的科学思维方式,
破除封建迷信,科普战线是天然的主力军。然而人们需要意识到,科学的思维方式也是将封建迷信、伪科学等活动斩草除根的神兵利器。当人们面对未知或暂时无法解释的事物时,最有助人们做出正确判断的无疑是科学的思维方式。
科学思维追求严谨求实的精神,科学思维主张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伪科学往往借助科学的旗号,先入为主地确立观点,然后再牵强附会地寻求“证明”。通俗地说,科学是瞄准靶心再射箭,而伪科学则是先射箭,再画上靶心。想要破除伪科学,就必须让公众知晓射箭的规则——科学的思维方式。
18世纪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提出了理性思维的一条原则:“没有任何证言足以确定一个神迹,除非该证言属于这样的情形,其虚假比它力图确立的事实更为神奇。”因此,想要真正战胜伪科学,我们必须使用科学思维的武器,以证据为基础,用逻辑作为工具,面对不可知论、耸人听闻的结论或者神秘主义的活动,多问一句证据何在、是否合乎逻辑?
尽管伪科学、封建迷信活动看起来仍有一定生存的土壤,但相信假以时日,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科学思维方式的确立,终会将它们驱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