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苦抓、学校苦教、家长苦供、学生苦学,力图从源头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甘肃定西:教育“四苦经”助力拔穷根
新华社兰州9月11日电(记者张文静、程楠)甘肃定西,苦甲天下。拔掉贫根、甩掉穷帽,跟上全国发展步伐,是定西人坚持不懈的追求和梦想。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让定西人把脱贫的发力点放在了教育上,政府苦抓、学校苦教、家长苦供、学生苦学,力图从源头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学生入学率、农民脱贫率、经济增长率,这三个互为因果、节节攀升的数据表明,定西教育的“四苦经”,是这个苦瘠之地拔掉穷根、稳定脱贫的动力源和稳压器,也为全国贫困地区实现弯道超车、全面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从娃娃抓起:以“名园+”模式补齐学前教育短板
每年新生入园前夕,都是定西市幼儿园园长王亚萍最头疼的时候:“电话不敢接,短信不敢回,就怕是说情报名的。”
这家省级示范园师资水平高,保教实力强。家长想方设法找关系,都希望把孩子送进来。
和多数贫困地区一样,囿于财力不足和历史欠账,幼儿教育一直是定西教育的“短”中之“短”。上公办园难、好民办园贵,政府焦心、家长闹心、社会烦心。
但从去年8月开始,王亚萍的压力减小了不少。
这缘于定西市推出的一项新尝试: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
定西市教育局局长盛淑兰说,公办园有优质教育资源,民办园有点多面广优势。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的核心,就是优势互补、以点带面,以公办带民办、以强园带弱园,,形成“名园+农村园”“名园+新建园”“名园+薄弱园”“名园+民办园”、师资相对均衡、数量相对稳定的学前教育集团。
来自定西市教育局的数据表明,通过合作办园,定西市学前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全市成立了30个学前教育集团,有36家公办幼儿园和227个薄弱园、民办园建立了合作办园模式,今年将覆盖到乡镇一级,入园难题得到有效缓解。
“集团内园长和教师交流帮扶机制化、教学观摩常态化正在形成。”王亚萍说,公办园带民办园,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逐渐形成。
“我们不强调‘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理念。”盛淑兰说,但作为贫困地区,努力让每个学龄前孩子享有学前教育权利,既是民众的期盼,也是政府的职责,更是确保定西稳定脱贫、跟上全国发展步伐的要求。
借力“数字课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在定西市安定区宁远,小学的一间教室里,美术老师王莉正通过一台电脑、一支麦克风、一个摄像头,向宁远,小学和3个偏远学区的200多名学生讲课,电脑屏幕上清晰显示出每个教室的实况图像。
这是定西市利用数字网络,建立的多媒体一体机“班班通”网络直播课堂。它架起了城区学校、乡镇,学校和农村小规模学校之间的桥梁,让偏远山区的孩子和城里孩子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年,在国家帮扶下,定西市共投入近21亿元“改薄”资金,全面改善了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
当城市学生为众多兴趣班苦于如何选择的时候,定西的不少农村学生,却因师资匮乏,连起码的音乐、美术、体育课都开不足、开不好。
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学区校长邵锦堂说:“很多偏远地区的教学点没有艺术类课程,学生只能通过观看教学光碟来学习,或者干脆被语文、数学、英语课取而代之。”
网络直播课堂的引进,正在改变这种让邵锦堂老师尴尬的局面。
网络直播课堂给孩子们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音乐课不再只是听磁带,美术课也不再是写作业。课堂氛围被激活了。邵锦堂说,“某种程度上说,乡村学生也享受到了和城里学生相似的优质教学资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据盛淑兰介绍,目前全市87所(含教学点)农村学校已加入网络直播课堂行列,这一比例占定西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近六成。
政府苦抓、学校苦教、家长苦供、学生苦学
扶贫先扶智,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但支撑这个浅显道理的基础,却需要丰厚的财政实力。对贫瘠的定西而言,这句话就显得格外沉重。
定西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定西财政教育经费分别为40.26亿元、45.90亿元、48.24亿元,占GDP的比例为12.93%、13.78%、13.90%,都在同期国家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定西市用最简单的数据做了最有力的回答:这不是一句空对空的口号,而是一个实打实的行动。
使劲的不仅是政府。在定西,供好娃娃上学,供娃娃上好学,是每个家长的共识,也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政府苦抓、学校苦教,家长苦供、学生苦学,多管齐下、多方合力的教育“四苦经”,在贫瘠的陇中大地蔚然成风,推动定西教育不断迈上新台阶。
更为可贵的是,定西人的教育观,正从单纯的供娃娃考大学,变为学有一技之长的全民培训。2016年,这个市就有15601人参加了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2017年,有近2万人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如今的定西,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学生入学率、职业培训率、农民脱贫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紧密。
“教育是斩断穷根的利器,既是脱贫的手段,也是致富的保证。”定西市副市长高生发说,定西市教育、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正向关系表明,只有教育,才能从源头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我有一个梦,定西的教育工作者有一个梦。”盛淑兰说,“借助教育先行,从源头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打破贫困代代相传的‘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