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柳州9月10日电 题:广西特教老师从教22载:对待特殊孩子像“牵着蜗牛”慢慢前行
作者 谢耘
“特殊教育其实就像牵着蜗牛前进,因为这些孩子的成长可能是缓慢的。”从业22年,广西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王静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但是当放慢脚步后,我们能够发现很多的美好,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待开发的潜能。”
9月10日,王静正在培智部1年级1班给9名学生们上培智语文。由于智力发育缺陷,一些孩子还不能分清“你我他”,有的甚至无法说出自己的名字。王静拿出工作证,指着上面自己的照片问:“你知道这是谁吗?对了,是王老师,你真棒!”随后,她反复播放着《身体音阶歌》,带领孩子们跟着音乐指令找到自己的身体部位,训练他们的认知能力。
1996年,王静从特殊教育专业毕业,进入柳州市盲聋哑学校(今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由于王静在学校学习的是聋哑专业,但学校里更多的是盲生,所以她常常研究不同孩子的教育方法。王静笑着说,“经历过三类孩子的教育教学,感觉还蛮圆满的。”
9月10日,王静正在给孩子上课。 谢耘 摄
学校开始招收培智儿童后,王静负责培智班的教学,班上多是低智、唐氏综合征以及自闭症儿童。自闭症儿童通常具有较大的情绪问题,王静带过的一个自闭症儿童就曾让她差点“破相”。当时,王静正上语文课教大家读句子,发现一名不配合的小男生,便低下身子想启发他读书,这时小男生突然开始抓她的脸,把她的脸上抓满了“血道道”。可几天后,这名男孩又像以前一样对她很好了。
“其实这些孩子很单纯,他的情绪来得很快,但他不是因为爱或恨作出这样的行为。”经历过这件事,王静更能理解这些“星星的孩子”的世界,也更懂得作为一名特教老师该具备的包容和担当。对她而言,尽管打开孩子们内心的过程有些曲折,但孩子的一个眼神对视,一个微小的进步,就足以让她满足。
自闭症儿童通常不愿意与他人目光交流、有的甚至抗拒被他人触碰。而经过王静的训练,一个自闭症孩子终于可以跟她进行短暂的眼神对视。“他看我了,他开始接纳我了,我们终于可以进行下一步训练了——我觉得这就是我们作为特殊教育教师的价值所在,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学生们对她的信任、向她撒娇、第一次开口说话,或者找她谈心……王静谈起这些如数家珍,她认为是这些孩子成就了她。王静带过的第一届聋孩子中,有个从广西南丹来求学的聋孩子,在她的耐心教导下终于开口,学会叫自己的爸爸了。然而,这个孩子毕业后遭遇车祸,不幸去世了。
9月10日,王静带领孩子们跟着音乐指令找到自己的身体部位,训练他们的认知能力。 谢耘 摄
说到这里,王静终于没能克制住,眼泪不断滴落下来,颤抖着说,“当时没有办法接受这个现实,我就给他的微信发了一句话,‘你在老师心目中,永远都是,的,无论你遇到了什么,老师都希望你快乐。’”
这条永远不会有人回复的微信至今还默默躺在王静的聊天记录里。王静说,这个孩子的身上,承载着她从年轻到现在,作为特殊教育人的成长经历。“是这些孩子成就了我”,王静说,担任特殊教育老师22年间,她不是没有机会离开。但这份对学生的割舍不下的情感,铸就了她的特教情怀,让她真正地愿意去做这份事业。王静常常向新来的老师分享经验,“你的专业程度决定你做得好不好,但你的爱心决定你能不能做下去”。
如今,一名王静带过的聋生大学毕业后,又回到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成为一名教师,和她成了同事。“教师节我,的心愿,就是希望我教的孩子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能从需要别人照顾的人,变成可以自我照顾的人,甚至可以成为照顾别人的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