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普大讲坛聚焦“沉睡的远古生命” 。
中新网上海9月8日电(郑莹莹)“从鱼到人的进化之旅”、“恐龙的物种档案”……9月8日,上海科普大讲坛迎来新学年“开学第一讲”第107期,聚焦“沉睡的远古生命”,邀请到中国古生物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原,重庆自然博物馆馆长、古生物学博士、研究员欧阳辉以及中国地质大学教授邢立达,一起畅谈古生物趣闻,分享古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丰富成果。
?王原馆长以脊梁骨的起源、颌的出现、由水登陆、羊膜卵的出现、重返海洋、哺乳动物的兴起、飞上蓝天、羽毛的演化、人类的黎明这九大关键演化事件为线索,逐步揭示出生物从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向复杂演化的漫长历程。相比昆虫的外骨骼,脊椎动物的内骨骼具有坚固、行动灵活的特点。而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海口鱼出现于距今5亿多年的寒武纪。此后,为适应生存活动需要,脊椎动物逐渐脱离原始状态,发展出了颌骨、肺、四肢、羊膜卵,乃至羽毛,也因此具备了适应陆地或天空的能力。而随着三叠纪中晚期哺乳动物出现,以胎生、哺乳构建起的原始亲密关系为人类的社会性作了铺垫。距今七百万年前,人类的生命之光在非洲初闪。作为万物之灵,人类不仅是生物演化史上的奇迹,也是社会与文化的载体。
?欧阳辉馆长则引领听众们聚焦出现于三叠纪中晚期的另一生物——恐龙,解密其物种档案。在地球上存活近一亿五千万年的昔日霸主恐龙分为蜥臀目和鸟臀目,属种丰富,族群繁多。目前已知最长寿的恐龙——腕龙可达300余岁,而,的恐龙体长超40米,体重亦可超数十吨。为准确复原这些史前巨兽,古生物学家不仅专注于骨骼化石的发掘,也借土层内保留下的恐龙足迹推断其生活习性和种群关系。有关恐龙灭绝的原因,目前学界主流持两种假说。一是小行星撞击地球,二是大规模火山爆发。认识恐龙的出现、发展与消亡是理解地球生命长河的重要一步。
?邢立达教授结合自身野外勘察的经历向观众们具体讲解了包裹远古生物残骸的琥珀这一十分特殊的生物化石。他与所在团队发现的恐龙尾巴琥珀中包含了一截恐龙的尾巴和两只现已灭绝的蜂蚁。透过琥珀,人们可用肉眼观察到尾巴表面所覆盖的原始羽毛。而借由此类化石,科学家也能更好地研究羽毛的产生,填补演化进程中的失落环节,甚至还原亿年前的生态系统。内含花、虫、羽、叶的琥珀虽小,但也包含着人类想要了解的未知世界。
当天,上海科普大讲坛同时发布了衍生科普读物“院士带你去探索”系列科普绘本,小观众们纷纷预览起这套精美的科普读物,,感受科学的魅力。该套绘本由上海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团队负责策划,以上海科技馆“上海科普大讲坛”的科学大咖讲座内容为依托,通过生动的故事、精美的绘画,将,科学家的现场讲座内容改编成了8本精美、有趣、严谨、并且充满想象力的科学绘本,让小读者们在新奇的故事和精美的插画中,了解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等多个科学主题的,研究。
据悉,上海科普大讲坛由上海市科委指导,上海科技馆主办,上海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承办,上海科普发展教育基金会支持。目前已举办107场,邀请到两百余位海内外科学家进行精彩演讲,累计约三万名听众到现场聆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