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揭开植物种子如何完成跨越海洋的扩散
新华社昆明8月24日电(记者岳冉冉)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成果揭开了种子跨洋长距离扩散的秘密:种子借助江河到达大洋后,长时间浸泡在海水中仍能保持活力,,凭借海啸等极端天气在大洋彼岸成功登陆。该成果于近日发表在了国际期刊《生态学快报》上。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增源博士介绍,地球上的植物呈现十分丰富的多样性分布格局,一些类群呈洲际间断分布样式,然而这种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一直困扰着学界。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铢研究员领导团队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等机构合作,选择了世界广布的荨麻科植物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试图揭开内陆植物种子跨洋长距离扩散的秘密。
研究结果显示荨麻科起源于距今约6900万年前的欧亚大陆,迄今,至少发生了92次长距离扩散,那么它们是如何从欧亚大陆漂洋过海到达世界各地的?
吴增源说:“我们通过开展相关实验,发现荨麻科植物很多种子经过海水浸泡10个月后仍然能保持活力。洋流模型模拟的结果也证实,很多植物的种子借助洋流可以在10个月内完成长距离扩散。”
研究者据此推断:在荨麻科植物的演化史中,种子很可能先通过内陆江河这条“高速公路”被搬运到海洋,后经过洋流运输到达大洋彼岸,,借助海啸等极端天气事件登陆海岸,最终种子开始生根发芽并实现世代交替,完成跨洋长距离扩散。
该研究有力支持了达尔文的种子“跨洋长距离扩散”假说,并为其他广布世界的生物类群的地理分布格局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了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