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同学们读研深造投身职场时 刘康桥却选择了去草原支教
支教:一生受益的一课
刘康桥与学生们
学生写给刘康桥的临别祝福
早晨6点半准时起床,快速地扎好马尾辫、换好衣服出门,和学生们一同吃过日复一日的早餐——咸奶茶和花卷,接踵而至的是“堆积成山”的作业、“过分活跃”的学生、气氛或愉悦或紧张的课堂、休息时为孩子们准备的图书和电影……直至晚上9点晚自习结束,回到宿舍,刘康桥在内蒙古大石寨蒙校支教的,才算画上句点。
这是三百多个支教日子中平凡的,,每天循环往复却从不被辜负。经常有人这样形容大学生支教: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刘康桥是北京林业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队中的一员,回顾刚刚结束的一年的支教时光,她经历过初入蒙校的新鲜与陌生、初为人师的兴奋与焦虑,体会过被人需要的欣慰、收获成绩的喜悦,同时也学会了尊重差异、沉淀自我,在内蒙古的碧草蓝天之间,赢得了学生们淳朴炙热的心。
初入蒙校:新鲜与陌生并存
做一名教师是刘康桥从儿时起就有的心愿,高考时也报考了师范类学校,但还是在录取时与“教师梦”擦肩而过,,被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的英语专业录取。本科四年间,心怀教师梦想的她,除了在学业方面孜孜不倦,还不忘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相关的志愿服务。临近毕业之际,她毅然决定完成心中多年的梦想——支教。在学院老师的推荐下,她成为北京林业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队中的一员,与其他七名成员一起,远赴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
去年9月,刘康桥踏上了支教的旅程。“想象的都是像电视里那样,学生与老师美好平和地围坐在一起谈论知识、交流理想。”但当她真正来到支教的学校,才发现理想与现实间的不同。
刘康桥服务的大石寨蒙校,是一所以蒙语授课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全校学生均住校生活,师生都是蒙古族人,日常以蒙语交流。而作为一名汉族志愿者,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存在着诸多不便,“早餐是咸奶茶和‘乌日莫’(花卷),校服都是蒙古袍。起初会感觉新奇,可之后发现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刘康桥介绍,“工作生活的环境本来就是陌生的,每天又被听不懂的语言围绕着,无法参与到其他人的交流中,渐渐会让人觉得孤单。”刚刚开启支教生活的她,经常在日记上与自己“谈心”,调节心理状态,以适应新的生活模式。
“孩子远比我想象的自由热烈。”这是刘康桥遇到的另一个难题。孩子们一见面就把她团团围住,揪着衣角、摸着头发、抓着手腕、你一句我一句地问东问西,让她难以招架。“上课时,他们也总是很活跃,如果不说话时大声点儿,我是根本控制不住他们的;情绪激动时,他们恨不得跑上讲台和我互动。”她笑道,本想做一名最温柔的老师,但每,仿佛都是一场战斗。
初为人师:被需要是幸福的
“学生说,我是他们第一个英语专业出身的英语老师,再也不是体育、生物和语文老师代课了。”对此,刘康桥感到很欣慰,她说,“很幸运,自己是被需要的,但这也给了我无形的压力。”原来,这里的蒙古族学生英语基础很薄弱,在她和另外一位汉族志愿者到来前,九个年级只有一名专任英语教师。刘康桥和同伴入校后,担任起三年级至八年级的英语教师,承担了学校三分之二的英语教学工作。刚刚接手工作时,所有学生里只有一人能将120分满分的试卷答到80分以上,个别初中生甚至连字母都认不全,与大部分城市里的学生相比,他们从来没有听过听力、背过课文,更没有写过作文,学习常靠死记硬背。
为了帮助他们提高成绩,刘康桥坚持每天听写,陪着学生背课文,并一对一地给学生修改作文。她不愿让任何一位同学掉队,工作节奏也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朝七晚九”。为了给学生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她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唱英文歌曲,举办英语国家的节日活动;下课后,她每天都会利用饭后休息时间播放英文原声电影,每到这时,孩子们总是在食堂门口等着她,吵着说“快去开电脑一起看电视吧!”晚上自习课的时候,她还会带着学生一起去图书室读书,希望用行动带动他们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渐渐地,她看到了他们的进步,也发现了一些“特别”的孩子。
六年级的一个男孩令刘康桥印象深刻:“他特别害羞自卑,从不敢发言,甚至不敢和我对视。但他对学英语却很有热情,常会在作业里塞着小纸条向我提问题。”在了解了男孩害羞的性格后,刘康桥顺势当起他的笔友,在纸条里分别用英文和中文去解答他的困惑,时时表扬他的进步。第一学期末,这个孩子从倒数十名一跃成为前十名,上课开始主动举手发言了。他也终于不再怕与老师对视,他高兴地对刘康桥说:“老师,我知道我的进步都是因为您,现在我好喜欢学英语,真希望您永远留下来。”那一刻,刘康桥忽然懂得了为人师的幸福,“当你倾注的感情与努力让学生得到进步,让他找到成长的自信与勇气,而不再畏缩,曾经的辛苦与劳累都会变成闪光的回忆。”
观念碰撞:学会了尊重差异
“我是个纪律性很强的人,也会将自己的标准不自觉地附加给学生。” 刘康桥说,每次上课时听到学生不停地问课程外的问题,或是用压过自己讲课声的音量兴奋地大喊,抑或是看到他们从座位上跑出来与自己互动,她开始时总会压不住心中的火,严厉批评他们不守规矩,恨不得把他们一个个绑在椅子上,全部静音。
,在课堂上,一个学生可爱的举动让她忍不住笑场,孩子们说:“老师,你笑了啊,你已经好多节课都没有对我们笑了。”刘康桥的脸“刷”地一下红了,“啊,是吗?真的吗?”一瞬间,她陷入深深的自责,“他们只是一群孩子,无拘无束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只是太活跃、太好奇了啊。”刘康桥解释道,这所蒙古族学校一直用草原民族的自由纯真去教育学生,他们从不被强制遵守规矩,而她却忽略了孩子们的民族特性和纯真天性,一味地对他们批评、指责,忘记了尊重彼此间的差异。
“尊重差异是支教给我上的第一课。”从那以后,她学着去理解每个孩子的差异与不同,尊重蒙古族少年的无拘自由;试着去做一个引路人,让这些“草原小雄鹰”快乐地去成长、去飞翔。
,一课:“永远热泪盈眶”
人们常说:支教是一个慢下来的过程,让人有机会静心沉淀自我,用心感受生活。刘康桥说,远离了北京快节奏的生活,少了学校里繁重的课业任务,支教的节奏的确很慢,甚至有些闲适,可这也带给她一丝恐惧与慌乱。看着身边的同学,有人读研期间又发表了论文,有人在国外求学即将毕业,有人在职场打拼渐入佳境,她仿佛与所有人脱节,落在所有人的脚步之后。她开始变得有些不自信,开始质疑自己的选择,甚至照镜子时都觉得自己又“乡土”了些。但当她看到学生的成绩一个接着一个地提高,看到扶贫项目一项又一项地落实,看到孩子们一张又一张的笑脸,“我渐渐明白,进步和成果都是无法精确衡量的,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都会改变一群孩子的命运,这是图书馆、实验室和职场都不能带给我们的人生宝藏。”
支教生活进入尾声,刘康桥为每个学生都写了卡片,为他们送上鼓励和祝福,并彩印了她与同学的合影留给每个人做礼物。学生们知道她要走了,总是会偷偷把纸条和小礼物放到她的办公桌上。,一堂课时,她在台上讲习题,学生们在座位上抽泣,问她可不可以留下来。“能得到孩子们的喜爱与信任,我的心里很感动,也很遗憾——我闯入了他们的生活,却注定要说再见。”刘康桥眼含泪光,与伤感相比,她心中更多的是感激,“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看到自己的每一步成长、每一次蜕变,我教给学生知识,但他们教会我的却更多——去爱、去付出、去放手……” 正如小说《达摩流浪者》里那句经典名句:“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这是支教给她的,一课,也是让她一生受益的一课。
实习记者李祺瑶 文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