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9支特殊合唱团深情唱出心中故事

时间:2018-08-01 15:55:47    来源:北京晚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一场名为“让爱发声,让爱传递”的公益合唱音乐会作为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公益行动的圆梦之夜上周在天桥艺术,上演。中国国际合唱节定点帮扶的江西兴国萧华红军小学小红星合唱团、吉林珲春第一实验小学春蕾女童合唱团、湖北宣恩椒园小学春蕾合唱团、陕西永寿中学三乐梦之音合唱团、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少儿合唱团、云南哈尼族童声合唱团、云南拉祜族童声合唱团、深圳多民族童声合唱团、湖南安仁米多多合唱团等9支合唱团,登上舞台,圆梦北京。


  红军后代用歌声传播红色能量

  12岁的江西小姑娘张晨来自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第一小学小红星合唱团,这个革命老区小学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以开国将领萧华名字命名的“萧华红军小学”。小红星合唱团的成员,不仅能演唱独具特色的兴国山歌,还能演唱整部《长征组歌》,在当地小有名气。演唱会上,他们为北京观众演唱了《四季的问候》和《兴国山歌》。合唱团的领唱钟庆鸿是一名红军的后代,他的曾祖父在红军长征中的乌江战役中壮烈牺牲。“每当唱起《长征组歌》,我就会想起曾祖父,作为红军的后代感觉特别自豪,希望用我的歌声传播红色能量”,钟庆鸿说。

  留守儿童用歌唱寻找阳光快乐

  吉林珲春市第一实验小学春蕾女童合唱团主要是由朝鲜族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及外来务工子女组成的合唱团。合唱团里有一个叫金美惠的小姑娘,在家里,她能独立完成家务,照顾年迈的爷爷;在学校,她则勤勤恳恳地为班级为同学服务,并且思维敏捷,学习成绩保持在班级前茅,荣获过学校“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称号。

  湖北恩施州宣恩椒园小学春蕾合唱团有60名成员,大部分学生为留守土家族儿童,音乐会上,他们为观众表演了土家族民歌改编的《大山里的土家娃》《越唱心里越快活》。椒园小学地处,贫困县宣恩县,今年10岁的滕思思就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困难家庭,在她刚满四岁时,母亲不堪生活重负,狠心抛下她离家出走,父亲带着她艰难地生活。在她8岁时,父亲生重病瘫痪在床。参加合唱,与合唱团的老师和同学朝夕相处让她获得更多爱与关怀,也更加自信和努力。   湖南安仁县米多多合唱团是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开展“快乐合唱3+1——乡村中小学合唱艺术推广”公益项目推出的优秀乡村中小学合唱团,该团成立于2013年3月,合唱团现有队员45人,其中留守儿童约占一半左右。

  多民族合唱团展现民族音乐之美

  “飞越彩虹”合唱团是深圳市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在典型民族聚居区组建的民族童声合唱团,合唱团艺术总监为深圳,合唱指挥胡漫雪。多年来,“飞越彩虹”已在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20多个民族建立了32个合唱团。参加本届合唱节的三支合唱团为:飞越彩虹拉祜族童声合唱团、哈尼族童声合唱团和深圳多民族童声合唱团。

  拉祜族童声合唱团所在的酒井乡勐根村完小位于云南省澜沧县西南边陲,合唱团由勐根村老达保民间艺人李娜倮担任民族音乐老师。哈尼族童声合唱团所在的酒井乡完小位于云南省澜沧县东南部,由钟学新担任民族艺术老师。深圳多民族童声合唱团成立于2017年10月,是深圳首支也是,一支以多民族文化为特色的童声合唱团,现有团员近百人,由5至14岁热爱音乐的多民族儿童组成,其中包括佤族、满族、白族、纳西族、藏族、回族、苗族、蒙古族、朝鲜、仫佬族、侗族、达斡尔族、汉族等十余个民族。

  贫困家庭出身教师用音乐传递爱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音乐教师李玲出生于农村,因为家庭贫困,李玲自幼是在社会各界的帮扶下才上了师专,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因此她发誓,要把爱传递给更多人,让更多像她一样贫困的儿童在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中快乐成长。

  2018年1月,李玲和同样来自陕西省咸阳淳化县中学的音乐教师刘文红被市教育局推荐参加了由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三乐游学教育基金和中国国际合唱节资助的三乐德国音乐公益游学。那次经历在她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爱的种子,她们希望让更多家境贫困的孩子有机会感受音乐的美,因此她们组建了陕西永寿中学三乐梦之音合唱团。

  第一代乌兰牧骑队员创立少儿合唱团

  音乐会,登场的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少儿合唱团用蒙语演唱了《铁木真》《共同心愿》,其中《共同心愿》是该合唱团艺术总监、第一代乌兰牧骑队员巴图朝鲁专门为本届合唱节创作的作品。

  苏尼特右旗少儿合唱团来自,贫困县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这里也是乌兰牧骑诞生的地方。今年已经年近80的巴图朝鲁正是第一代乌兰牧骑队员,曾担任过第五任队长,1984年,巴图朝鲁曾以乌兰牧骑队员身份参加了国庆35,典。在乌兰牧骑,巴图朝鲁一干就是20多年,后来调任内蒙古广播电台,长期从事少年儿童音乐创作、教育工作,就算是退休也从没停止过工作。

  2017年9月,他与苏尼特右旗青少年活动,主任苏德共同发起组建了苏尼特右旗少儿合唱团。苏尼特右旗少儿合唱团40余名成员分别来自苏尼特右旗第三小学和蒙古族小学,平时分别在各自学校练习,周末集中合练。

  来自蒙古族小学五年级1班的伊乐贡由于要参加合唱训练,总是与远在牧区的爸爸妈妈聚少离多,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这个热爱音乐、略显腼腆的蒙古族大男孩已经参加过不少演出,还在内蒙古电视台的文艺演出中获得过最佳表演奖。他不仅喜欢蒙古族音乐,还喜欢英国的摇滚乐。他说:“别看我平时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可是当我一站到舞台上,就像变了一个人,充满自信!我希望长大后成为乌兰牧骑队员,走遍草原,为牧民演唱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歌曲。”

  为了能让这个,出现在中国国际合唱节的蒙古族合唱团展现出民族特色,巴图朝鲁不仅到处奔走聘请名师指导,还亲自为合唱团创作了蒙汉双语歌曲《共同心愿》。“我希望草原的孩子们能够通过中国国际合唱节好好看看世界,但是缺少活动经费、缺少优秀的音乐老师制约着合唱团的发展”,巴图朝鲁这番话也道出了许多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少儿艺术教育的困境。

  本报记者 王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