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高校体育场谢客事出有因 操场遛狗行为难管难禁

时间:2018-06-25 10:36:22    来源:北京晚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邮电大学西门和北门各贴出通知。

  夜晚收费的对外经贸大学田径场上人不见少。

  高校的体育场馆十几年来一直是市民健身的好去处,安全性较高、设施较齐全,是许多市民锻炼的,。去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对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开放对象、收费标准、安保机制做出规定,老百姓盼望着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体育场馆的时代来了。然而,在鼓励“共享”概念的当下,高校体育场却屡屡传出对校外人员说“不”的消息。

  昨天傍晚,华灯初上,北京邮电大学田径场地的一纸通告,打破了周边居民十几年来养成的习惯——晚饭后去操场遛弯。因为昨天起,该田径场地需凭本校师生证件才可进入。几位市民围成一堆儿抱怨:“高校的操场越来越难进了!”

  暴走团占跑道令师生不满

  居民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早在两年前与北京邮电大学隔路相望的北京师范大学,就在原本对外开放的西操场靠南入口新增了门岗和“门禁”,需要刷校园卡才能进入。那时市民还在感激北京邮电大学的“坚持”。“北师大(操场)不让进了,这儿还开,周边群众大部分都来这里锻炼身体,每天傍晚和晚上人特别多。”市民小宋对记者说。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北京邮电大学田径场北门大门紧锁,西侧开一小门,门口贴着通知单提示师生配合工作,小门内的门岗拒绝校外人员进入。记者随后又向该校体育部询问,主管体育场馆的负责人王京生表示:“以前太乱了。”

  “近来,总有学生反映操场上人员复杂,且经常与校外人员发生口角,为了维护师生安全,只能限制开放。”王京生告诉记者,虽然体育场长期设门岗维护秩序,却挡不住更为复杂的现实情况,该田径场地已经是几支暴走团的聚集地,他们自带音箱,整齐划一,五六十人占据四五条跑道,田径场地显得极其拥挤。“师生的意见很大,学校只好顺从了民意。”王京生表示。

  高校体育场对外开放的管理问题确实比较棘手,相比于高校众多的海淀区,东南区域中国传媒大学,体育场在课余时间免费向市民开放,昨天下午四五点钟,操场聚集不少校外来的中年人和老年人。有人使用操场边的健身器材,有人绕着操场跑步,也有人来到足球场踢足球。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市民将宠物领上操场散步,家长带孩子去跳远场地玩沙,足球伤人事件时有发生,管理者对此苦不堪言,一位维持秩序的保安对记者说,目前维护操场全凭市民自觉。

  体育场收费人没见少

  记者了解到,除了中国传媒大学,像人民大学、北京服装学院、,财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校的运动场,上课时间除外,对校外人员进入使用并没有明确限制,以造福周围居民,不过也都存在让人头疼的管理问题,而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的做法是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

  记者来到对外经贸大学,操场被高高的围栏围住,在入口处的《运动场管理规定》提示牌上,第一条写明“一律凭卡及有效证件入场”;入口铁门挂着的黑板上也写有“请刷卡入场”的字样。

  “人不见少,每到傍晚,我们都要跑去占位置。”大三学生胡佳宁向记者透露,校外人员锻炼需办理健身卡出入,每张100元(办理新卡含十元工本费),锻炼时凭卡每人每次10元,避开白天上体育课的时间,晚7点后操场可对外开放。胡佳宁认识的一位校外好友是这里的“常客”,平均一周来两到三次,“100块钱够用一个月,全年算下来花费1200元左右,比健身房便宜。”记者看到,对外经贸大学的体育场空间较大,包括田径场、篮球场、网球场等,是个综合体育场,满足不同运动需求的市民。

  在东四环的北京工业大学,运动场馆按类酌情收费。记者了解到,该校运动场免费,篮球场的人均价格是每天8元,网球场是每小时50元。现场打球的市民普遍觉得8元的篮球场收费比较便宜,很划算。

  此外,该校还采取错时收费控制流量,根据场馆收费标准,下午6点以后使用价格更高,因此校内学生更多地选择在下午6点前来打球。校外人员往往都是下班后来打球,一般都是晚上6点以后。此前,北京工业大学场馆管理,工作人员杨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合理分配场馆资源,保障了学生和校外人员的场馆使用,学生和校外人员基本都认可。”

  专家建议

  校园开放要有公益中介参与

  “据国家体育总局统计,在全国的体育场馆中,学校体育场馆占比达66%。也就是说,全国有三分之二的体育场馆在学校。可开放了体育场馆后,学生正常的教学安全如何维护?市民意外受伤谁来负责?增加的管理成本谁来买单?”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三个障碍影响了校园向社会开放。

  “首先是观念障碍。我国大学的办学者还普遍认为大学的资源是属于自己的,觉得校外人员到大学来,就是‘侵占’自己的资源。”熊丙奇说,如果大学没有树立开放的意识,就会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开放就不可能持续。

  在熊丙奇看来,第二个障碍在于安全责任界定不清。“我国大学的安全管理,很大程度上属于学校自身责任,还没有纳入公共安全保护的范畴,虽然近年来一些地方公安部门成立了文保机构,主要负责大学的安全管理,可大学依旧有保卫处,具体负责本校校园安全。与之对应,大学也就各扫门前雪,为了校园的安全,学校能减少开放就减少开放。

  熊丙奇认为第三个障碍在于学校在开放校园资源时,确实有自己的难处:开放必然增加不安全因素,也增加学校的管理成本,如果不能消除不安全因素,不解决管理成本问题,学校是不可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放校园的。既要维护校园安全,又加大学校开放力度怎么办呢?他表示,,是由社会公益性质的中介机构整合学校可供开放的资源(包括图书馆资源、体育馆资源、教学资源等),提供给社区居民和学生,所有居民和学生通过中介办理入校以及进入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等场地的证件,并招募社区志愿者参与管理、维护,这样就建立起大学校园开放的长效机制。

  本报记者 曲经纬 文并摄 J264


注: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