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玩游戏我精神病了”迅即成为流行调侃语,武汉精神专家指出:
“游戏成瘾”列入疾病旨在规范治疗
不能将“游戏成瘾”和“精神疾病”简单化、概念化、标签化
“我玩游戏我精神病了!”端午小长假过后第,,上班同事见面,这句话成了不少人的调侃问候语。游戏成瘾被世卫组织列入精神疾病19日起正式生效,这消息让人懵懂之中觉得新奇和不理解。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精神病研究所所长王高华教授6月19日接受武汉晚报记者采访时称,不能将“游戏成瘾”和“精神疾病”简单化、概念化、标签化。我们要关注,不要害怕,不要做过度解读。
玩游戏的很多,成瘾的只是少数
王高华教授说,成瘾是一门学科。成瘾行为有几个特点:早期寻求快感,后期避免痛苦,持续相当长时间,社会、家庭、职业功能有明显下降和不良影响。普通的玩游戏达不到精神疾病程度,如同一般人喝酒抽烟不能算精神疾病一样。
王高华教授指出,即使游戏成瘾最终被ICD正式列为精神障碍,我们也必须清楚,游戏不是毒品,玩游戏的人很多,真正成瘾的只是少数。如果就此把游戏和成瘾简单、必然地联系起来,而忽略了对游戏主体的关注,简单化处理,反而不利于真正解决问题。
游戏成瘾多见于青少年
武汉市优抚医院心理科主任霍云翔介绍说,我国从1994年开始重视成瘾医学的研究和预防。除了网络成瘾,赌博成瘾、购物成瘾、饮食成瘾、性成瘾、烟酒成瘾等都是成瘾疾病。其中,网络成瘾的患者数量最多。北京公安部门曾做过统计,青少年犯罪中76%的人都是网络成瘾患者。
李某,男,14岁,初二学生。小升初暑假时接触手机游戏,逐渐沉迷,每天花费大量时间玩游戏,上课时被老师发现并没收手机数次,不玩游戏就会觉得浑身难受心神不宁,借同学手机玩游戏,再次被没收。家长到学校后砸毁其手机。回家不久,他又用自己的压岁钱偷偷购买手机继续玩。家长阻止后孩子威胁父母要跳楼,无奈之下父子签订协议,允许每天回家后玩1个小时。可是不到半个月,家人老师又发现他整天抱着手机沉迷游戏,多次管教后李某声称老师家长不尊重自己,随即拒绝上学,家长打骂无效。送到医院初步诊断为青少年情绪障碍。
31岁的公务员章某工作后感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恋爱不结婚,也没有什么朋友,3年前开始接触手机游戏,渐渐沉迷。一年前起声称自己有抑郁症,到某精神专科医院开具抑郁症诊断证明,而后每个月都请假在家玩游戏,父母劝阻不听并搬出来在外租房专门玩游戏。到后期不开请假条也不主动进食,父母无奈强行送当事人到医院就诊。
霍云翔主任总结游戏成瘾行为的外在表现包括,超过一般量、达到需要干预的程度;强烈寻求的冲动;需不断增加使用量达到所期望的生理、心理效应;心理、生理依赖,戒断症状;个人健康或社会功能受损。
女教授每天玩很LOW游戏是否“精神”了
45岁的女教授也算得上业界精英了,她却对自己玩游戏直言不讳:我玩的游戏还很LOW,每天起码要玩1个小时消消乐。一般焦虑的时候要玩,高兴了也要玩几盘,无聊时还是会玩。她描述自己玩的状态是那种无意识的手指运动,听着消除的咚咚声便有愉悦感,并没有过多去思考,感觉是一种最放松的状态。而如果没玩,就会觉得,少了点什么。她笑问“我是不是也是‘精神病’啊?”
武汉市武东医院心理科赵孟主任也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他说,把“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让部分人感到恐慌,是对于精神疾病本身的误解。其实很多的疾病,包括我们常见的一些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常见心理状态都划归于精神疾病的范畴。而我们老百姓心目中所谓的精神病是指医学上的六大重性精神疾病。广义的精神病细分大概有200多种,和老百姓心目中所谓“疯子”或精神失常的人不能划等号。
武汉市精神卫生,成瘾专家刘学兵指出,成瘾背后往往有性格问题、情绪问题、家庭问题等。我们不能只看到成瘾的结果,而要解决导致成瘾的原因。武汉市优抚医院霍云翔接诊的游戏成瘾患者中,有不少是本身性格比较内向的青少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朋友比较少,但是内心又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在网络游戏当中更容易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而这种状态可能使他们越来越逃避现实生活,逃避社交,甚至弃学。
把“游戏成瘾”列为疾病旨在规范治疗
作为成瘾戒断专家,刘学兵博士说,把“游戏成瘾”列为疾病,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更好的给予患者治疗。对于国人来说,这点其实也比“争论游戏成瘾到底是不是一种病”来得更为重要——如何更规范地帮助沉迷于游戏的人摆脱困境,这才是第一位。
他认为,治疗“游戏成瘾”重要的是隔离,然后控制其情绪症状,抗抑郁的焦虑。目前,对“游戏成瘾”尚无分级管理,但后期会有相应的评估方案。让真正的患者得到更有针对性、更妥善的安置与治疗,任何不正当的所谓“治疗”手段必须被坚决反对。记者毛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