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拒绝他人、过度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无论有无过失都主动承担责任……有这类性格特点的人被视为有“讨好型心理”的人。一些有“讨好型心理”的人很苦恼,觉得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影响。有“讨好型心理”的人普遍吗?有这种心理的人需要作出改变吗?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联合问卷网,对201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7.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爱讨好别人,70.8%的受访者觉得“讨好型心理”会给人带来困扰。要避免孩子形成“讨好型心理”,64.6%的受访者认为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避免对孩子求全责备。
70.8%受访者觉得“讨好型心理”会给人带来困扰
来自浙江的90后男孩徐扬(化名)觉得自己有“讨好型心理”:“我常常刻意迎合别人的看法,或者希望自己的言谈举止符合他人预期、讨人喜欢。”
来自北京的李健(化名)在生活中也非常在意他人感受:“我会隐瞒自己的情绪甚至委屈自己,受到不公平对待时,也总会先想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对。”
调查显示,47.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爱讨好别人,38.3%的受访者觉得自己不是这样的人,14.2%的受访者表示说不好。
关于“讨好型心理”的具体表现,54.7%的受访者觉得有“讨好型心理”的人总过度关注别人的需求而忽视自己内心需求,49.5%的受访者觉得有“讨好型心理”的人往往不会拒绝他人,处处退让和牺牲,46.2%的受访者觉得有“讨好型心理”的人会躲避别人的不满,回避争吵和竞争。受访者认为“讨好型心理”的其他表现还有:无论自己有无过失都倾向于承担责任(35.9%),盲目付出(22.1%),唯他人命令是从(19.4%)等。
在北京某咨询公司工作的姚云(化名)最近刚通过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考试,对于“讨好型心理”的话题,她非常关注。姚云认为,有“讨好型心理”的人自我评价比较低,很在意外界的评价,容易认同别人的想法,按照别人的期待去做,掩饰自己真实的想法,有时会表现得比较自卑。
调查显示,70.8%的受访者觉得“讨好型心理”会给人带来困扰。具体而言,60.5%的受访者认为有“讨好型心理”的人会活得很累、很委屈,43.3%的受访者认为有“讨好型心理”的人总压抑自己的情绪和真正需求,40.0%的受访者认为“讨好型心理”会让人抬高别人,贬低自己。受访者认为“讨好型心理”带来的其他影响还包括:在交往中容易丧失界限(39.0%),唯唯诺诺,以弱者身份自居(35.6%),没有自己的主见,见风使舵(24.9%)。
“我总认为他人也会像自己一样换位思考,当得不到同样对待时就会受到打击,增加不必要的人际交往烦恼。”李健说。
杨靖认为,有“讨好型心理”的人过于担心别人的看法,总忽略自己的感受,长此以往自信心会受打击,难以和他人形成较为健康平等的交往关系。
61.9%受访者认为要尊重和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
调查显示,69.9%的受访者认为有“讨好型心理”的人需要作出改变,14.4%的受访者认为不需要,15.7%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姚云认为,有的人能够接受自己的“讨好型心理”,有的人不能接受,想要作出改变的有“讨好型心理”的人,要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是有潜能、有优点的人。
改变“讨好型心理”应该怎么做?调查中,61.9%的受访者建议这样的人学会尊重和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49.4%的受访者建议有“讨好型心理”的人大胆拒绝他人的无理要求,49.3%的受访者认为要有胆量和勇气为自己负责,受访者的其他建议还有: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不要太在乎别人的评价(39.5%),意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禁锢和塑造(35.3%),要勇敢表达自己的需求(29.0%),学会划定界限(26.0%),要敢于摆脱道德绑架(23.5%)以及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11.0%)等。
姚云向记者介绍,“讨好型心理”的形成与一个人小时候的经历有一定关系,“比如小时候他的抚养者对他不够关注,没有及时反馈他的要求,他长大后可能就容易没有安全感,总想得到关注,为此刻意讨好别人”。
要避免孩子形成“讨好型心理”,调查中,64.6%的受访者认为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避免对孩子求全责备,55.2%的受访者建议家长教育孩子学会说“不”,46.5%的受访者认为家长应告诉孩子帮助他人要有底线。受访者的其他建议还有:教会孩子坦然面对他人的拒绝(35.4%),不要随意评价、评判孩子(34.8%),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34.0%),尊重孩子的选择、锻炼他们的自主能力(32.9%),帮助孩子确认自我的价值和需求(21.2%)。
杨靖认为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建立自信。同时,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因为兴趣爱好可以使孩子感到愉悦、更重视自身感受。她还建议家长鼓励孩子认识更多的朋友,学会正确地与他人交往。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1.5%,90后占29.9%,80后占49.8%,70后占13.5%,60后占4.8%。
王品芝 陆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