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复兴之美汉服归来 谁在传承传统服饰文化?

时间:2018-04-19 09:20:22    来源:北京晨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复兴之美汉服归来谁在传承传统服饰文化?

  在文天祥祠,汉服北京同袍集体诵读正气歌。 北京汉服协会/供图

  复兴之美汉服归来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又云: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昨天是农历三月初三,相传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诞辰,由共青团,牵头发起的“中国华服日”线下活动在古城西安举办,活动包含华服文化研讨会、中国华服秀和华服日国风音乐盛典三部分。近年来,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和华服的群体人数日益增加,他们穿着中华民族元素服装,推广国学、复兴传统文化。

  为什么要穿起中国传统的服饰?北京汉服协会的会长庄少卿表示,现实中存在很多不好的现象,比如有人大呼传统文化全是糟粕,比如部分青年人对本民族文化一无所知,比如很多人崇欧尚美、哈韩哈日、数典忘祖,看到这些现象后,热爱传统文化的一批人便坐不住了,“我们是华夏儿女,我们希望可以通过穿着汉服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接近、发扬传统文化。”

  汉服应该什么样?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杨娜:

  能够称为“汉服”的服饰主要包含三个特征,即交领右衽、无扣结缨、褒衣大袖。书中详细解释说,所谓“交领右衽”,就是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无扣结缨”也称为系带隐扣,“汉服几乎不用扣子,两根细细的带子,一左一右在腋下结缨,一内一外就牢牢固定了衣襟。”至于“褒衣大袖”的“褒衣”是针对现代衣物紧身的特点提出的,而汉服的袖子一般也都比手臂长。

  现象

  传统服饰怎么兴起的?

  上海APEC是“触发点”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杨娜对汉服研究已有数年,并著有《汉服归来》一书,据她介绍,国内汉服运动的兴起,大约是从2001年开始的,当年的上海APEC会议,正是汉服复兴的一个“触发点”。

  按照APEC会议的传统,东道主国会提供一身传统的民族服饰供外宾穿着,例如1996年菲律宾的“巴隆他加禄”、2005年韩国的“图鲁马吉”等,与会领导人一起合影留念,这是APEC会议的亮点之一。

  2001年的APEC会议闭幕后,各国领导人穿着“唐装”在上海黄浦江畔合影的照片,刊登在当年世界各大报刊上,登上国内中小学的课本,“唐装”也一度成为年度热词。

  争议也由此而起,在当时并不普及的网络上,有网友质疑,“唐装”虽然有个“唐”字,其实是由清代的马褂衍生而成,甚至是国外华人居住的“唐人街”中的唐人所穿服饰,并不能代表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

  自此,网络上对于“中国传统民族服装到底是什么”的讨论层出不穷,旗袍、马褂、中山装等带有一些中国特色的服饰都被提出探讨,宽袍大袖的“汉服”也被人提出而进入公众视野。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逐步普及,热爱中华民族服饰的网友们开始以网络为平台,一起“发帖”交流。据杨娜介绍,2003年元旦,网友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网络平台,随后正式命名为“汉网论坛”,网友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民族文化和服饰的讨论,发表原创性文章,该网站为中华民族服饰搭建了交流和传播的平台。

  汉服重新亮相街头

  复兴传统服装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汉服究竟什么样?”“如何获得一件汉服”。2003年开始,网友纷纷开始自己动手制作,据杨娜介绍,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华裔青年自己“复原”了一套汉服并拍照发至汉网,一位来自江苏的网友也根据清代记载古代制度名物的《乡党图考》自制了一件汉服。

  无论是网上的各种讨论还是复制古风的衣服,这些都是在互联网平台进行的,传统服饰真正被穿上街也是在2003年。一名叫做王乐天的网友,从商家定制了一套汉服,这件汉服是商家根据《大汉天子》中的服装样式仿制的。11月的,,王乐天穿上这套衣服,走上了河南郑州的街头巷尾,不仅逛街、游公园还乘坐了公交车,在旁人看“出土文物”的异样眼光里,王乐天穿着汉服走了五个小时。有了第一次的尝试后,热爱中华传统服饰的网友们也坐不住了,纷纷定制和自制各种服饰上街。

  北京汉服协会的负责人蔡泽鸿和吴佳娴,回忆第一次穿汉服的情景,忍不住笑起来,“我当时和我妹妹一起买了‘汉服’就穿着上街去了,现在回想起来,那就是一件四不像的影楼装。”吴佳娴介绍说,自己从2006年开始在网上关注民族传统服饰,当时头脑里虽然有“汉服”这个词,但是对于汉服正经应该是什么款式,自己却很迷糊。2006年10月的,,吴佳娴穿上购买的“汉服”,打车前往大观园游园拍照,内心激动又忐忑。幸好一路上遇到的都是对吴佳娴“古装”充满善意好奇的人,吴佳娴愉快地向路人介绍了自己的传统服饰。

  蔡泽鸿告诉记者,第一次穿古风的衣服上街,都会存在紧张的情绪,但这也是向大众宣传传统服饰和文化的重要途径,“有人很愿意了解汉服,我们就跟他们详细介绍,一谈能谈半个多小时。”然而,现实中也有很多人会对穿着汉服的他们指指点点,“你这就是韩国的衣服,你这就是和服。”蔡泽鸿说,面对这样的质疑的时候,宣传传统文化的想法就更坚定了。

  调查

  谁在传承传统服饰文化?

  “同袍”携手弘扬传统

  杨娜介绍说,汉服的复兴者们,彼此之间互相称呼为“同袍”,该词出自《诗经·无衣》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一句,原意是指战友、夫妻、兄弟、朋友间的情谊,“怎么会说没有衣服呢?我和你穿一样的衣服啊。”

  自2004年,同袍们逐步开始在线下聚会,一起穿着汉服宣传古典文化。至今,国内比较大型的汉服活动包括礼乐大会、西塘文化周等,吴佳娴介绍称,每一届的礼乐大会都在不同的城市举办,同袍们会在论坛上深入探讨问题,一起为汉服复兴运动出谋划策。

  “全国同袍的,区域性网友聚会是在上海”杨娜告诉记者,2005年1月,来自北京、上海、河南、天津、山东、浙江等地的35名同袍网友聚在上海,一起参观上海博物馆周秦汉唐文明大展。

  “我们和很多外地的汉服协会都有联系,大家经常一起参加礼乐大会、西塘文化周等等。”蔡泽鸿说,目前汉服活动较为活跃的地方包括上海、福建、浙江和川渝地区等。此外,北京的许多高校和中学设立了“汉服社团”,部分学校社团活动时,北京汉服协会时常帮助联系场地、外借服装,希望向更多年轻的学生推广汉服和中国传统文化。

  学生老人都爱琴棋书画

  据了解,脱胎于百度贴吧的“汉服北京”是北京最早的汉服社团之一,成立于2009年4月,全称是“北京汉服协会筹备委员会”。北京汉服协会会长庄少卿介绍,目前汉服北京的实名会员大概有300多人,更多没有实名的汉服爱好者遍布北京16个区,数量有千人,包括从事各行业的同袍和学生同袍。庄少卿说,汉服北京的成立,主要为了集结北京地区热爱传统文化,有复兴华夏衣冠理念的人,一起举办活动,协会的宗旨是“振兴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复兴华夏衣冠”。

  北京汉服协会的负责人蔡泽鸿介绍,在协会还没有正式成立的2006年,几位“元老”就已经开始面向大众做宣讲活动,每年大约四五次,到2009年协会成立后,每年的元宵、清明、上巳(三月初三)、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这8个传统的节日,都会举办对应的线下民俗活动,大家穿着汉服,元宵节猜灯谜,重阳登高赏菊,冬至包饺子……每一次的活动都会有少则100人多至300人参加,经常参与活动的成员中,有不少初高中的在校生。

  比起普通的民俗活动,协会还会策划一些与众不同的传统节日,比如在重阳节让子孙向长辈行敬老礼,在端午节包香囊、编五彩绳来“驱五毒”。此外,北京汉服协会也时常开展琴棋书画等主题活动,提供场地让大家体验古代的成人礼等。蔡泽鸿认为,汉服复兴运动,不是穿件漂亮衣服上街,让大家都认识汉服这么简单,而是要从各方面让大家了解、喜爱流淌在血脉中的传统文化。

  蔡泽鸿表示,目前喜爱中华传统服饰的人数与日俱增,“有不少喜欢二次元文化和cosplay的学生参加活动,我觉得挺好,让年轻一代从漂亮衣服开始逐步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

  同时,一些中老年人也参与到活动中,尤其是喜欢读书、弹琴、写毛笔字的老人家,“穿着汉服喝茶弹琴和穿着T恤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其实很多人都有一个古典文化的情结,但苦于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的限制,没有机会穿着传统服饰,我们的活动为爱好者们提供一个平台和机会,让大家在活动中释放。”

  讲述

  “汉服情侣”:

  志趣相投充满文化自信

  蔡泽鸿是福建人,家中长辈有几位教师,文化气息浓厚。蔡泽鸿犹记得小时候搬家,父亲用一米高的大缸子装书,装了好几缸。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蔡泽鸿从小喜欢读书,尤其热爱传统文化。

  到北京上学时,有,他无意之中点开了一个网页,页面上网友们对中华传统服饰的讨论,深深吸引了他,从此开启了他的汉服之路。渐渐地,蔡泽鸿开始参加同袍们举办的汉服推广活动,并在活动中认识了同样喜爱汉服的吴佳娴,志趣相投的两人在汉服的活动中彼此熟悉,很快就成为了一对“汉服情侣”。

  如今,蔡泽鸿和吴佳娴已经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接受采访时,三岁半的大女儿也一同来了,穿着跟爸妈的亲子装汉服奶声奶气地说“我穿的是汉服”。蔡泽鸿说,没有刻意要求女儿明白汉服是什么,只是给她购买了四五件汉服作为日常的衣服,“汉服也可以是她人生中的一个选项”。

  如今国家对传统文化和国学日渐重视,女儿就读的国际幼儿园也带着孩子们穿汉服、读《三字经》,在吴佳娴看来,“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杨亦静/摄

  “唐朝仕女”:

  能领略传统文化是骄傲的

  今年元宵节时有一组“唐朝仕女”吃汤圆的图片走红网络,图画中有一位体态丰腴的“唐朝仕女”对汤圆欲拒还迎的“吃货”样子,让人看到后会心一笑。据了解,该组图片的主角名叫敖珞珈,是位关注汉服近10年的汉服设计师。

  谈起与汉服的结缘,敖珞珈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喜欢国画,后来学习服装设计,毕业后一直从事设计、文创、绘画相关工作,在2009年接触到汉服后,就喜欢上了。今年38岁的敖珞珈,在生过孩子后体重飙升,“为什么普通的衣服都有大码,汉服可不可以有大码”,想法出现后,敖珞珈着手设计了几套唐代的襦裙,这也是走红照片中的服饰。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服装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在敖珞珈看来,汉服的推广,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梳理,让古代的服饰体系乃至文化体系都更加完善和准确。敖珞珈举例说,在深入了解汉服后,她更加了解古代女子端庄仪态的展现,领略发叉被称为“步摇”的意境。

  对于本次“华服日”的活动,敖珞珈说,“汉服这么好的事物,却被忽略,这一次我们的文化自信找回来了,我们是骄傲的。”

  观点

  华服不拘泥于时代

  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楚和听香品牌创始人楚艳,曾参与2014年北京APEC会议领导人“新中装”设计。2014年,北京APEC会议的欢迎宴会上,多位领导人都穿着了楚艳参与设计的“新中装”。楚艳介绍说,在设计领导人服装时,团队对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传承究竟是什么样子有一番争论,这些争论对现在的汉服复兴运动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楚艳认为,设计一件代表中华文化的服装,不该只是基于某个历史时期,不仅是唐宋或者元明清,也不仅仅拘泥于一个民族,因为中国就是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不断交融,共同创造出一个辉煌的服饰文化。

  楚艳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对传统服饰文化的梳理,寻找出真正能够代表着中华民族服饰的一些基因性的东西,不论是从结构造型还是色彩,或者纹样上,找出那些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能够被大家认知和认可的东西,比如立领和盘扣。

  在创新中发扬传统

  在中华传统服饰复兴的十余年中,对于汉服“累赘”、“不方便”、“是被社会淘汰的产物”的观点不绝于耳。对此,楚艳指出,汉服作为一类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原本就具备非常成熟的体系和严谨的着装礼仪规范,古人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功能,都有特定的服装形制甚至特定的颜色和纹样,如礼服、吉服和常服等分类。

  她表示,之所以会给部分人汉服不方便的观念,主要是没有做好传统服饰的传承,因而在今天汉服复兴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对着装场合不合时宜的现象,“比如会把原本用于传统礼仪场合穿着的大袖礼服穿到了日常生活中,这肯定是不适合的,礼服必然是华美而繁复的,即使是西式礼服也是如此。”

  中国自古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的言论,我们华夏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讲究穿着华美衣裳和注重礼仪的民族,中国传统服饰无论在织造技艺、手工匠心,还是审美观念上都曾经达到人类文明的,,我们要传承和重新向世人展现的正是这份优秀的服饰文化。

  楚艳认为,今天更要以创新的精神、充分理解当代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去设计和创作出更多符合当下人民需求的华服,这样才能让华服渊源流传下去。

  华服展现文化自信

  “伴随着中华文化复兴的伟大进程,一定会有更多的国人开始对自己传统文化有新的认知,对自身文化自信的建设有更多需求。”楚艳认为,带有明显的中华民族元素的服装,无疑是最直接表达文化自信的载体,一定会被更多的国人选择。

  楚艳表示,“华服日”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以国家的层面自上而下,让汉服爱好者有了更多表达的机会,也让中国风格的服饰出现在世人的面前,推动中华民族服饰的发展,让广大的国民有更多的渠道、更多的窗口去了解服饰文化,让服装设计师和文化推广者更多表达自己的观念和主张。

  楚艳认为,未来华服或汉服的前景会更光明,因为服饰的复兴是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未来华服一定会走入寻常老百姓的衣橱,不再仅是少部分人的亚文化,而成为一种新常态。”

  汉服应该怎么穿?

  北京汉服协会的负责人吴佳娴:

  在汉服运动兴起初期,国内的汉服都是店主手工制作,“没有成熟的商家,需要买家预订,卖家量身制作,一般工期很长,等上三个月到半年都很常见。”同时,初期的“汉服”也不太正规,许多衣服只是颇有“古风”,其实称不上“汉服”。

  吴佳娴表示,经过十几年的复兴运动,同袍们通过考证古籍、古画和研究出土文物,一点点更改和纠正衣服的款式,力争做出原汁原味的汉服。目前,购买一件汉服已不再是一件难事,吴佳娴介绍,现今在线上购买汉服,有许多成衣可以挑选,买家按照自己的体形选择L、M、S码下单即可,“还有许多商家做出改良的汉元素服装,可以与日常的牛仔裤、休闲裙搭配,也很受欢迎。”

  ■记者手记

  不被理解也要满腔热血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而厚重。作为中华文化的形象载体,服饰文化是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素纱 衣”这样的巧夺天工的服饰,服饰文化也影响到了整个东亚文化圈。

  我国的邻国韩国和日本,依然在不少场合穿着自身民族的传统服装,但中国的传统服装却多存在于影视文学作品中,连同很多中华传统礼仪都有所缺失。可喜的是,近几年国家提出“文化自信”,更多的人投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宣传中,汉服的同袍们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采访过程中,记者感到同袍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很深入,绝不是为了穿件出众的衣服拍照片,而是真切希望自己为文化复兴做出贡献,找古籍比对、研究展览的服饰真品。在不被人理解时,依然满腔热血,希望向每个国人介绍自己的文化。这样的一群人,是国人文化自信日益高涨的代表。


注: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