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自己较劲很幸福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林 实习生 莫昕楠
听到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时,全国人大代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涂装车间西区面漆工段操作技工黄波“浑身充满了力量”。他拿起笔,把政府工作报告中与制造业、技术工人相关的部分圈了起来。
“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需要依靠一线技术工人。好比一台汽车,以前开3年可能就会出问题,但如果由技术更精湛的人参与制造,车的质量肯定更好,开5年甚至10年都没问题。”黄波说,在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年轻一代技术工人要面临各种挑战,“需要不断跟自己较劲”。
“不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最开心的。”这名年轻的“成都好工人”称号获得者笑着说。
在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黄波主要负责车身漆膜优化工作,为汽车装扮高品质的“外衣”。2011年,公司新建了一个自动化汽车喷漆生产车间,使用德国杜尔集团制造的剑刷擦净机器人、内外表面喷涂机器人、膜厚检查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
和机器人“搭档”干活,黄波高兴不起来。黄波和其他长期手工喷漆的技工学徒都不会操作这些自动化设备。因为语言、专业背景不同,厂家派来指导的德国工程师“老David”不愿意给他们详细讲解这套自动化系统的运作机制,只是简单列出几个操作步骤,让他们照此操作。
于是黄波没日没夜地拼命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经过10个月努力,终于可以和“老David”无障碍沟通。
一开始,“老David”很惊讶。因为作为一线操作工人,黄波根本没有必要将整套系统都学懂弄通。但随着求教的次数多了,他发现,这个只有大专学历的年轻人身上,有一股可怕的较真劲儿。
两年后,黄波完全掌握了整套自动化设备的原理和操作。
黄波“喜欢和自己较劲”。他代表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涂装车间参加一汽集团组织的质量改进活动,提出了“消除本色静电机器人手指积漆、提高车身质量”的改进项目,使量产爬坡中的速腾面漆生产线的产能每天提升64台,由此,他被评为“一汽集团质量改进明星”。
“老David”已经70岁了,却仍然工作在一线,这样做既为了培训年轻技工,也为了了解本行业,的技术进展,让自己在工业自动化的时代潮流中不掉队,黄波因此很受触动。“不逼自己去学习,去奋斗,将来很容易就会被机器取代。”
“但机器最终是为人服务的,在具体操作中,如果机器出现问题,也要人去排查故障,去弄明白是软件的问题还是机器构造出了问题。”以黄波所在的汽车喷漆车间为例,利用自动化系统,每秒钟可以为93辆汽车喷漆,但如果系统出现问题,甚至会影响整个车间的生产节奏。
黄波表示,制造业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要求越来越高。这给年轻一代产业工人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你必须不断学习,才有可能创新。”
在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人大代表的审议意见后,黄波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建议国家出台更多政策支持弘扬工匠精神。
他明白,对于行业进步来说,工匠精神太重要了。2017年,黄波通过对汽车涂料罩光油漆溶剂压力、清洗频次设定、清洗程序等方面的优化改进,使罩光溶剂每年节约80余吨。那一年,他荣获成都市“工匠”称号。
黄波还不打算停下“较劲”的脚步,他的梦想是成为能为“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作出贡献的“大国工匠”。
本报北京3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