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产出难解投资之渴:呼唤供给侧改革
于扬清
近年来,中国科技投入持续增长,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基础研究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建立,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笔者长期关注的科技成果转化领域,深感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也已经发生了转变。
多年以来,很多业内外人士诟病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转化难,科技与经济存在着脱节和“两张皮”的现象。这其中,科技管理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承受了更多压力。一些人认为高校和科研院所获得了大部分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然而产出的成果却没有用、不能用或不好用,导致很多企业想要转型升级却找不到可用或可转化的项目。这其实是认识上的偏颇。
其一,开展基础研究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能力所在和重要职责,基础研究的产出通常不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然而没有基础研究的长期积累,就无法产生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因此基础研究成果在某个节点看几乎都是没用的,然而却具有“无用之大用”。
其二,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链条已大为延长和细分,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言,大部分项目以追求国内外科技前沿进展为出发点,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要支持,指望一个课题组在一个项目中就从上游的科学研究一直做到下游的应用开发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科技项目自身的规律。因此,高校和科研院所作出的成果,天然就是“阶段性的”科研成果,而不是“交钥匙”的成熟项目。企业要承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就必须从市场或自身需要出发,接力投入一定的资源对相关成果技术进行工程化开发。而一直以来,很多想着“短平快”赚钱的企业却忽略了这一点,只希望承接拿来即用的成果,却不愿意在研发方面有更多投入。
我们很欣喜地看到,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对科技创新的进一步重视,很多希望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企业已经逐步转变了观念和做法,他们愿意为科技买单、为未来投资。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和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科研成果“躺在深闺无人识”现象已经越来越少。而且,由于改革为科研松绑并放宽了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科学家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并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与企业开展合作。
根据中科院曾做过的一项抽样调查,在300多位受访科研人员中,参与过产学研合作,或愿意与企业开展合作的科研人员已经占到总数的6成多。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我国科技风险投资的兴起和勃发,以民间资金为主体、多种资金来源并举的科技风险投资资金,已成为一股巨大的推动力量,助推着任何可能有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飞跃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成功或失败,都通过风险机制的建立平衡着各方参与者的利益。据统计,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VC/PE投资市场,已有1.2万家投资机构,管理着8.5万亿的资本总量,仅2017年前11个月募集的资金量就达1.6万亿,投资量1.1万亿。
科技风险投资“看上”科研成果的速度和发挥的作用已远超我们的想象。比如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发的“寒武纪”人工神经网络处理器,在芯片样品小试成功后很快就融资到1亿美元,随后不到1年就成为华为麒麟处理器技术供应商,为华为打造了世界首款AI手机芯片,“寒武纪”公司也在短时间内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独角兽公司。
因此,“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过去一轮轮科技体制改革没有解决好的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却由于新业态的发展、资本的介入逐渐化于无碍。科技成果转化的供需态势,已从过去的项目找求资金,转变为资金竞逐项目。当下只要有成果、只要有成功的可能,就会有企业或资本愿意去尝试和转化,可以说现阶段最突出的,不是成果转化难的问题,而是成果供给不上的问题——每年结题的科研项目很多,真正的成果、值得往创新链下游和产业界推动的成果却不多。
为此,下一步宜从科技成果供给侧着手改革,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产业界产出更多成果,最终通过各方力量的集成与协同,使这些成果化蛹成蝶,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