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2017年8月26日,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山丹马场自然保护站成功试飞6架无人机,今后将采用先进的无人机技术开展森林资源巡护、监管监测等工作。甘肃祁连山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中新网兰州1月8日电 (记者 冯志军)《中国西北发展报告(2018)》8日披露,面对仍然存在的资源约束、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现象,西北地区多数省区能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但局部受到破坏的事件仍有发生。
当日,由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社会科学院联合组织专家学者撰写的《中国西北发展报告》在兰州发布,其中“生态环境”占据重要篇幅。
资料图:2017年8月26日,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山丹马场自然保护站成功试飞6架无人机,为今后为实现天地一体化监管体系奠定基础。甘肃祁连山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报告指出,近年西北地区不断强化三江源、祁连山、黄土高原、防沙带等,生态功能区及生态敏感脆弱区的保护和生态修复;推进伊犁河、额尔齐斯河、环青海湖、湟水河、黄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水污染防治;倡导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新模式的低碳生活。
但也存在如: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源、运行水电设施、偷排污染物,严重破坏了祁连山生态环境,加剧了水源地东西两大河上游雪线上移、冰川退缩、草原退化、林木减少和径流量锐减等问题,为各省区生态建设敲响了警钟。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罗哲表示,去年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虽然总体稳定,但水资源不足、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沙化、水土环境污染、湿地生态功能退化、耕地质量下降、森林生态功能弱、地质灾害频发等生态问题依然存在。
罗哲认为,作为中国的生态屏障,西北地区有很大一部分区域是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伴随沿线项目的布局和建设,人流和物流大幅增长,势必对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资源环境的约束将越来越大。
新疆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富强对此建议,新疆要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甘肃进一步规范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环境监管,对违规建设项目进行清理;青海是各大水系的源头,要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专项工程,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陈玮认为,未来几年,西北地区生态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五省区应强化供给侧改革和空间用途管制,加强多渠道协同控制,推进水质改善和水体环境保护工作;分级分类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加快农村环境整治;提升环境监管能力,推进治理现代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