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26日电 2017年接近尾声,这一年,中国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如何?什么因素最能影响公共服务的社会满意度?城市公共服务中,最受民众关注的又是哪些问题?日前,在北京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对上述问题作了解答。
资料图:市民在厦门白城沙滩休闲玩耍。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哪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高?
——厦门、珠海、大连居前三
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华图政信公共管理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公共服务蓝皮书: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7)》。
该蓝皮书按照优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24643份调查问卷,从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住房、基础教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城市环境、文化体育、公职服务等9个方面,对全国38个主要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力进行全面评价和深入研究,发布了2017年全国38个主要城市满意度评价情况及各排行榜。
蓝皮书指出,通过对2017年调查数据的科学计算,中国38个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厦门、珠海、大连、青岛、济南、西宁、拉萨、宁波、长沙、长春,其中得分,的城市为厦门,分数为73.93。
蓝皮书分析指出,从经济区域来看,东部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平均得分,,西部次之,中部最需着力提升。
相比于2016年,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差距拉大,但中部地区与东、西部区域间差距进一步缩小,中部区域城市整体满意度进步,。
资料图:广州地铁万胜围地铁站入站口,配备了X光安检机、安检门等安检设备。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哪些基本公共服务要素满意度较高?
——公共安全、社保就业和医疗卫生
基本公共服务中,哪些要素满意度较高?
此次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公共安全的满意度得分,,为68.07分。其次是社会保障和就业,得分为64.9分。
蓝皮书进一步分析指,2017年的公共服务满意度较2016年有所上升,九项指标里有八项指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基础教育得分略有下降,但降幅较低,下降0.34分。
与2016年相比,公共交通提升较大,上升3.27分,公职服务和公共住房也分别增加了2.72分和2.46分。
2017年公共服务基本要素满意度得分超过60分的共有8项,较2016年又增加了1项。
蓝皮书分析,总体来看,公共服务各项指标更加均衡,这一现象值得关注。当然,各项得分显示公众对公共服务各领域的满意度仍然有提升空间。
资料图 中新社发 杜洋 摄
什么因素对满意度影响大?
——户籍、职业、职务等社会属性
哪些因素对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较大?
蓝皮书指出,根据微观数据定量分析结果,可以总结出的结论之一是,诸如性别、收入、受教育背景等人口统计因素对公共服务满意影响弱,中国公共服务本身不存在显著的歧视性因素,而以职业、职位为代表社会层级属性以及由此所绑定的公共服务水平和时限是导致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不均等性的重要因素。
蓝皮书分析,户籍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具有较强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户籍人口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更具有低倾向,户籍人口对公共服务相对较为严格,非户籍人口对公共服务满意度更高,中国城市公共服务在排除户籍限制及实现更大范围的普及性方面日益提升,另外,也可以看到,近年来户籍造成的满意度差异存在缩小趋势。
微观个体的职业或工作单位性质对于公共服务满意的影响力,,诸如个体经营等其他工作单位属性个体对于公共服务的平均满意程度,,而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公共服务的平均满意程度最为消极,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次之。
蓝皮书认为,这一方面反映出中国城市公共服务在不同社会阶层间的普及性日益提高,个体经营等非公职人员对于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升,而诸如国家公职人员等个体由于自身的认知结构、长期既定公共服务标准以及当前改革所带来的冲击等因素,对于公共服务存在消极态度;另一方面也印证了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与微观个体的社会阶层以及由此所绑定的公共服务水平和时限高度相关。
资料图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2017,群众最关注啥民生问题?
——公共交通、医疗卫生和公共住房
蓝皮书的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6年,民众关注度,的三个公共服务要素是医疗卫生、公共住房和公共交通。
2017年,公共交通、医疗卫生、公共住房是公众最为关注的基本公共服务,其他依次是公共安全、基础教育、城市环境、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和公职服务。
2016年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关注的顺序由高至低依次是医疗卫生、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住房、城市环境、社会保障和就业、基础教育、文化体育、公职服务。
2015年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关注的顺序由高至低依次是医疗卫生、公共交通、社会保障和就业、公共住房、城市环境、公共安全、基础教育、文化体育、公职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公共交通自2013年到2016年一直保持着公众关注度第二位,2017年更是上升到第一位,说明了公众对公共交通服务的期待,各地政府应高度重视公共交通建设,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步伐,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