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各大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招聘会的陆续开展,社会各界再次将目光聚焦到大学生就业问题。
今年,“慢择业”成为大学生求职中的一个热词。专业人士分析认为,近两年会出现大学生“慢择业”趋势,很重要的一点是,随着社会发展,部分家庭不再给孩子施加就业压力,“没有理想的单位就再等等看”成为不少学生找工作时的心态。
“95后”大学毕业生如何定义“理想的单位”呢?腾讯教育-麦可思的大学毕业生求职意向调查,收回2018年应届毕业生的有效答卷共2414份。
1 “新一线”城市 对男生吸引力更大
调查研究显示,总体来看,2018届毕业生就业,“新一线”城市(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等15个城市)比例达到37%,而,传统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仍高达31%。
但不同学历毕业生对,就业地期待存在差异。具体来看,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中,44%仍将资源更为丰富的“北上广深”作为,就业地,比选择“新一线”城市群体比例(37%)高出7个百分点。但本科及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北上广深”就业的比例,则比选择“新一线”城市比例(本科:39%,大专:34%)分别低11个、9个百分点。
如果对同等学历下不同性别201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地进行分析则又可以发现,“新一线”城市对男生的吸引力明显高于女生。具体来看,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男生中,41%就业,“新一线”城市,比同等学力女生该比例(31%)高10个百分点。本科学历的男生中,40%就业,“新一线”城市,比同等学力女生该比例(37%)高3个百分点。大专学历的男生中,36%就业,“新一线”城市,比同等学力女生该比例(32%)高4个百分点。
在传统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不断上涨导致生活压力增大的同时,“新一线”城市纷纷推出落户、购房等吸引人才政策,这可能是大学毕业生,尤其是购房压力更大的男生,更愿意将“新一线”城市作为,就业地的主要原因。
2 就业地不同 单位类型存明显差异
数据显示,在用人单位类型的选择上,2018届大学毕业生中超过四成表示“没有要求,只要适合都可以”。
如果,就业地不同,大学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类型的要求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传统一线城市中,“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对毕业生的吸引力相对更高,有20%的大学毕业生将其作为,用人单位。
在“其他各省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及以下”,“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吸引力明显相对更高,分别有23%、27%的大学毕业生将其作为,用人单位。“国有企业”在各类城市中均具有相对较高吸引力,近两成毕业生将其作为,用人单位。
3 关注个人发展空间 成求职首要因素
工资收入是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不能回避的问题。
本次研究对大学毕业生求职时能够接受的,月收入范围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对薪资要求较高,44%能接受,月收入范围为8000元以上;73%的本科学历毕业生表示,3000至6000元是能接受,月收入范围;大专学历的毕业生能接受,月收入范围普遍在5000元以下,并且有22%表示可以接受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工作。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对薪资要求较高,除了他们对自身学历所能产生价值期待较高外,可能还与他们倾向于在生活成本更高的一线城市工作、需要高工资满足日常开销有关。
福利待遇中“租房补助”,吸引力。数据显示,“个人发展空间”(76.6%)是201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时最看重的因素,其后依次为“薪资”(68.6%)、“福利待遇”(56.3%)、“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46.4%)。在同等薪资条件下,除五险一金、带薪年假等常规福利外,“租房补助”(66.0%),“教育培训”(57.8%),“旅游、拓展”(46.8%)是即将踏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吸引力的三项福利待遇。
延伸阅读
“慢择业”的理性与无奈
张西流
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有820万人,“95后”毕业生将开始走向职场。目前,各高校秋冬季校园招聘已逐渐接近尾声,相比“80后”、“90后”毕业生,“95后”毕业生求职紧迫度明显降低,一部分毕业生呈现出“慢择业”现象。
大学毕业,工作赚钱,回报父母,反哺家庭……这是一条人们习惯的“路径”。
近些年来,“毕业却不就业,转身宅家啃老”的毕业生却多了起来,尤以“95后”比较突出,这显然不是一种正常现象。对此,有媒体称之为“慢择业”现象,还美其名曰“陪父母”。笔者认为,“慢择业”现象折射出了当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焦虑。
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事件,由于不甘心100万元的高投入与2000元的低收入形成强烈反差,留学归国的“白富美”小美,宁可宅在家里“啃老”,也不做低工薪的就业者。事实上,在选择“慢择业”的大学毕业生中,抱有小美这种心态的不在少数,实际上是迫于无奈。由于就业门路狭窄、专业不对口、劳动报酬偏低等因素,让他们在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迷茫和徘徊;别看他们在“啃老”时,表现出一副无所事事、悠闲自得的样子,其实,学成之后,不能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发挥才智、感恩父母、奉献社会、回报祖国,他们的内心深处隐藏着比父母更大的焦虑。
最近,某省一家文化事业单位,面向大学毕业生招录4名工作人员。原以为报考者会蜂拥而至、竞争也会异常激烈,谁料最终报考者仅9人,还达不到三比一的招录比例,令招考单位非常尴尬。然而,在理性分析大学毕业生弃考原因之后,他们也就释然了。假如是一名外地考生,过五关斩六将之后,有幸成为这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起薪不到2600元,要租房,要吃饭,要交通和通信,要参加各类保险,还要奉养父母等。2600元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
因此,我们应读懂“慢择业”背后的理性和无奈。对于“慢择业”现象,我们一味地质疑和指责,是徒劳无益的,更不能视其为“读书无用论”的范本,去教育和误导孩子,应给予“慢择业”者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同时,国家和地方要采取更多的措施,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专业对口、薪酬合理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