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25日电(记者贾兴鹏 实习生尹莉娜)日前,“同,生日”募捐活动被曝自相矛盾(人民网报道)。随后,发起平台“分贝筹”创始人王立在网上回应称,“系内部测试,还没正式上线”,该筹款活动也随即被关闭。
对此,人民网记者采访律师表示,既然是内部测试,并且受捐人的信息有误,有违捐助者的初衷。因此,此次募捐活动应视作无效,募捐所得的200多万善款也应退还。
12月23日,“同,生日”募捐活动刷爆朋友圈的同时,受捐小朋友的资料也被曝光漏洞百出:“生日日期根本不存在、同一个小朋友好几个生日、理想都一模一样、才七岁就已会写草书连笔字、很贫困但买得起电子表、穿着羽绒服洗衣服袖子都不卷起来”。
随即,“分贝筹”创始人王立在网上讲述了该活动的始末,并称这次活动问题和质疑的出现,“主要由于我们还没来得及详细检查孩子的信息,就已经被大量传播和分享了。”王立还指出,一共只有6个孩子的信息有误。
熟料,立即有网友站出来反驳,贴出了19张照片,并表示这是他在网上搜了大半夜微博发现的,“信息错误的小朋友,肯定不止这些。”
“分贝筹”随后公告表示共募集到2,555,898元善款,并将关闭本次活动。
然而,网友的质疑依然不断。“既然是测试,那我们捐的钱究竟给谁了?这次募捐活动是否有效?”“已捐出的善款,又该如何处理呢?”
对此,北京蓝鹏(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英占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
“同,生日”项目所选择平台为“分贝筹”微信服务号,账号主体是北京零分贝科技有限公司,很明显并不属于民政部指定的12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发布平台。此外,该平台也非具备公募资质的慈善组织的官方渠道。
此外,王英占还认为,该平台提供受捐人的错误信息,让捐助人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有违捐助者的初衷。平台还称是内部测试,但测试的时候,并没有在页面显要位置明确说明,告知捐助人。
王英占表示,综上理由,此次募捐活动应视作无效,募捐所得的200多万善款也应退还。
,民族大学西部发展研究,副主任侯远高认为,网上公开募捐,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一定要合规合法。捐助者有权利对捐助对象进行充分了解,并追踪捐款去向。“如果捐助者信息有误,则有违初衷。如故意利用被捐对象造假,那就涉嫌网络诈骗,要追究法律责任。”
侯远高建议,针对“同,生日”活动,新闻媒体和深圳市民政局,可以要求“分贝筹”公布所有被捐儿童的信息资料,尽快将此事调查清楚。
人民网记者多次致电“分贝筹”创始人王立,均无人接听,随后发了短信,截至发稿仍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