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其在网上购买了一件商品,在某快递公司邮寄时,长春分拨,一名男性快递员私自要求加其微信,还对其进行骚扰。媒体曝光后,这家快递公司作出正式回应,对于出现的情况和人员,已经过公司内部核实,并对涉事员工作出开除处理。
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让很多人变得越来越“宅”,买菜购物都靠快递“上门”解决。但迄今发生的多起快递员犯罪案例,表明这种服务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如2018年9月,浙江温州发生一起快递员性侵女客户事件,随后检察院以涉嫌强奸罪批捕犯罪嫌疑人。同年底,甚至还发生了一起命案,清华大学某教师的妻子在网购申请退货服务后,前来上门取件的快递员借机入户实施抢劫,并将其杀害。这些案例启示我们,对“上门式”的生活方式应保持警惕,更应从源头规制,防范因之带来的风险。
必须承认的是,目前快递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递员工作强度大、工资不稳定、缺乏保障、流动率高,新一代青年农民工、传统过剩产业人员是主要用工来源。尽管我国《邮政法》规定,快递从业人员必须高中以上学历,但在实际运作中,有的企业并未严格遵守。如有的企业采用网点加盟制,各网点自己招人,很容易把那些有前科劣迹、赌博吸毒恶习、暴力倾向、不良从业记录的人招进来。这就要求快递企业严格审核每一个快递员的资质,包括有无犯罪记录和不良嗜好等,同时也必须做好入职后的培训工作。
快递员上门服务是快递行业的特色,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便利,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其严格管理,并非出于职业歧视,而是充分考虑到现实状况,以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邮政法》《快递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了企业的管理责任,在实践中,针对个别企业只想用人、不想花钱培养人的倾向,必须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让消费者及时反馈意见,对企业形成压力。同时也要明确,快递员如有犯罪行为,企业脱不了干系,需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总而言之,要想办法让企业重视入职教育,从源头排除风险。
当然也得承认,虽然经过严格审查,也不能排除快递员中有些人即便没有犯罪记录,但仍有潜在的冲动犯罪倾向。这意味着,包括快递在内的许多上门服务,都具有特殊性,每个人在享受了便利的同时,也必须要强化防范意识。如果对快递人员的信任度不足,可以选择物业代收、快递自助柜的方式收发快递。长远来看,快递行业也要意识到,在对快递员提出准入限制的同时,也要给予他们权益保障。这一行业只有受到尊重,才会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加入,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度才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