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文化和旅游部决定“给予山西省晋中市乔家大院景区取消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处理”决定不足10小时,百度百科上关于“乔家大院”的词条就被修正为“曾”为国家,级旅游景区。
作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乔家大院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具有极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这样一个标志性景点被“摘牌”,不仅给当地政府和景区管理方带来震撼,也在公众舆论中引发了热议。
此条新闻一出,不少近年来游览过乔家大院的网友竟然给出了“喜大普奔”的评价。不满主要聚焦于以下几点:门票价格飙升过快;乱扩乱建,破坏了乔家大院原有的历史风貌;过度商业化,各种巧立名目的摊位“搞得跟迷宫一样”。这固然是乔家大院之“痛”,也是全国不少知名旅游景区的通病和顽疾。
本是旅游业龙头的知名景区,由家喻户晓到让人避之不及,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以乔家大院为例,依托同名电视连续剧声名鹊起,一跃成为山西晋中的知名旅游文化,,更在2018年的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获评为“中国黄河50景”。
但遗憾的是,在拿下金招牌之后,部分景区却开始“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目光变得短视,管理变得松懈,对于游客的意见和反馈往往敷衍,明明意识到服务的漏洞与短板却仍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更有甚者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作怪,竟然宣称“谁批评我们景区就是在蓄意抹黑”。如果因为纠纷闹上了网络头条,也只想着如何息事宁人、维护形象,全然不去思考如何从源头解决问题。口碑的崩塌往往只在瞬息,而口碑的奠定远非一日之功。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位游客的负面评价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将激起远超预料的涟漪。
2015年,原国家旅游局掀起史上最严景区“整肃风”,全国大范围内景区被整治。从严重警告到直接摘牌,景区的规范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有进有出”正是国际文化旅游领域的基本规则,这也标志着我国,级景区动态化管理已成常态。早在2015年,山海关景区就被原国家旅游局撤销,级资质,成为国内景区首家被摘牌者,其后管理方严抓管理,积极整改,并于去年重新恢复了,级景区资质,就是一个亡羊补牢的例子。
据媒体报道,8月1日,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文化和旅游局公开回应,表示将集中1个月的时间全面整改提升,从景区环境提质、沿线秩序整治、安全隐患排查、服务能力提升4个方面开展整治行动。谁将成为下一个“被摘牌”的景区?莫将乔家大院的警示只当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