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4月15日,北京疾控,发布了2018年中国互联网烟草营销数据监测结果。根据监测发现,女性和青少年群体正在成为烟草网络营销的主要传播对象,15%的烟草信息用情怀软文来营销。
按以往的印象,成年男性是烟草制品的主要消费群体,烟草企业通常把营销,放在成年男性身上。但换个角度看,在成年男性烟草消费接近饱和的情况下,烟草企业要想提升业绩、扩大销售,必然会向女性和青少年消费群体发力。女性和青少年就成了烟草消费的一片市场蓝海。
这当然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女性和青少年吸烟,会带来比烟草导致的普遍性危害更多的危害,比如一个家庭当中主要带孩子的往往是女性,那么如果女性吸烟,她身边的孩子接触“二手烟”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再如,青少年现在接触烟草制品,长大后成为烟民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因此,这是一个值得高度警惕的现象。上述监测结果同时揭示了针对女性和青少年的烟草营销的主要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对症下药,从法律法规、引导教育等角度入手,才能避免女性和青少年成为烟草营销广告的“俘虏”。
青少年是各种网络文学作品、网络营销软文的主要受众,于是一些烟草企业就围绕这一领域大做文章,通过把烟草广告植入网络文学作品、网络软文的方式,向青少年灌输吸烟很酷、很时尚,不吸烟就落伍的观念。比如某个烟草品牌,就极力渲染其与爱情的关系。
而针对女性的烟草营销,手段更为“高明”,不但在一些主要以女性受众为主的生活分享网站上大量发布烟草软文,让女性觉得吸烟是一种很优雅的生活方式,而且近年来各烟草企业还纷纷推出,女性的“细支烟”,以增加对女性的吸引力。、“爆珠烟”产品几乎成为烟草中的网红,其主打健康、养生等理念,同时又因为添加了各种香料,增加了诱惑力,让人误以为它的危害性更低,所以更容易接受。
这些小伎俩、小手段,几乎都涉嫌违反相关规定。比如2016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禁止利用互联网发布处方药和烟草的广告。这意味着通过网站、网页、小程序等互联网媒介,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或其他形式,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推销烟草类商品和服务,都可能涉嫌违法。而互联网平台也应承担起积极的监管责任,不能放任这种行为在互联网恣意蔓延。
此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必不可少,不管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督促和引导孩子远离烟草制品,同时严格落实禁止商家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制品的规定,多管齐下,在烟草和青少年之间筑起一道保护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