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费周期过长,既增加了学生课外学习负担,也增加了家长一次性支出压力,更重要的是校外培训机构一旦倒闭,家长的权益便难以保障
国办8月发布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在收费管理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财务与资产管理的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但记者调查20家培训机构发现,九成机构仍违反禁令乱收费,预付费周期普遍超一年(11月8日《北京青年报》)。
上述文件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很有必要,因为预付费周期过长,既增加了学生课外学习负担,也增加了家长一次性支出的压力,更重要的是校外培训机构一旦倒闭,家长的权益便难以保障。从不少新闻可以看到,因培训机构突然倒闭引发的“退费难”“维权难”事件已发生很多起。所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收费十分必要。
然而,上述文件已经公布三个月了,但大多数培训机构依然如故,仍采用按年收费或者更长周期的收费模式。这主要是因为预付费周期长,对校外培训机构可带来多种好处,比如能长时间“绑定”学生,避免学生流失;能从预付费中获得利息、理财等额外收入;更能利用预付费去实现扩张。显而易见,在利益驱使下,多数校外培训机构没有遵守规定。
除了收费周期违反规定外,乱收费还体现在没有明码标价上——校外培训机构价格多不公开,个别机构现场手写价格,这显然不符合价格法的规定。按理说,学生家长应该拒绝校外培训机构乱收费,但由于乱收费现象较为普遍,培训机构善于忽悠,家长也就不太重视培训机构乱收费。据笔者所知,很多小型培训机构,既不提供合同也不提供正规发票,但仍然有不少生源。这就需要学生家长提高风险意识,敢于向乱收费的培训机构说“不”,要么直接拒绝缴费报名,要么向有关部门投诉。
其实,校外培训机构乱收费也与中小学校有一定关系。这是因为,家长之所以给孩子在校外培训机构花钱补课,根源在于在当前择校、高考、中考压力下,家长有很多焦虑是学校教育无法解决的,于是给了校外培训机构野蛮生长的机会,包括乱收费。所以,中小学校需要不断改进自身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才有可能把学生多留在校内。
总的来看,校外培训机构乱收费,主要是因为上述文件落实不理想,由于校外培训机构非常分散,不少机构隐藏于居民小区,这就给监管部门带来不少难题。尽管监管难是事实,但仍要想办法克服困难,针对校外培训机构乱收费这一毛病,有关部门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家长权益、减轻学生负担。要治这种“病”,需要相关监管者、学生家长、中小学校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比如制定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内部人和学生、家长举报。再如,以中小学校为,,对周边进行地毯式明查暗访。
此外,还要抓紧制定有关细化的规则。比如,上述文件要求“确定设置标准”,教育部前不久也要求,各省份月底前出台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笔者注意到,有的地方至今还未出台这个标准,一些地方虽然出台了相关规范、设置标准等,但在收费方面仍然比较简单粗糙,有的还缺少明确的处罚条款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及时解决。
关键在执行
对于教育培训市场预付费等问题,并不是没有相关规定制约,而是执行没能落到实处。不能让禁培训班乱收费的禁令成为“纸上规定”或“假把式”。要让这些纸上规定真正发挥出应有效力,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加大执行力度,对于失职渎职的相关部门与责任人,要予以问责、追责。家长也要理性消费,要多一些维权意识、防备心理,如给孩子报培训机构时,尽量不要交过多的预付费。最为重要的是,要能整顿教育培训市场,要对教育培训行业加强监管,要进一步规范培训机构,促进教育培训市场健康发展。
湖南 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