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药研发 "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 的行业痛点下,金斯瑞以前瞻性临床开发策略,为合作伙伴开辟了高效路径。通过 II/III 期无缝设计、中外协同开发等创新模式,不仅缩短了药物上市周期,更提升了数据国际认可度,成为其全球品牌升级的重要支撑。
百利天恒的合作案例堪称行业标杆。在某创新药物研发中,金斯瑞支持其采用 II/III 期无缝临床试验设计 —— 将传统分开进行的二期和三期临床试验整合为一个连续研究。这种设计大幅减少了患者入组时间,避免了研究中断导致的效率损耗,最终使药物上市周期缩短约 50%。相较于传统模式平均 8-10 年的研发周期,该策略帮助企业节省了 3-4 年时间,显著降低了研发成本与市场风险。
中外协同开发则解决了国际多中心临床的数据互认难题。宜联生物与罗氏的合作中,双方创新采用 "中国研发 + 国际验证" 模式:由罗氏中国创新中心主导 I 期临床研究,利用其成熟的临床运营体系确保数据质量,后续海外临床直接沿用该数据基础。这一模式不仅让宜联生物的 ADC 药物 YL201 快速获得中美双报 IND 批准,更使其临床数据得到国际监管机构认可。2025 年欧洲肺癌大会上,YL201 公布的颅内疗效数据显示,脑转移患者疾病控制率达 93.1%,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医学》期刊。
金斯瑞的临床创新并非孤立案例,而是系统化能力的体现。通过整合全球临床资源,公司构建了 "临床策略设计 + 数据管理 + 国际申报" 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截至 2025 年,其支持的合作项目中,已有 12 个采用无缝设计或中外协同模式,平均研发周期缩短 35%,IND 获批率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 20 个百分点。
这种前瞻性布局正持续释放价值。2024 年,宜联生物凭借 YL201 的优异临床数据,成功与罗氏深化合作;百利天恒的创新药物也加速推进至关键临床阶段。金斯瑞生命科学事业群总裁陈睿表示:"临床开发的效率革命,本质是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们要让中国创新药不仅能走出去,更能以更高效率、更高质量赢得国际市场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