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各地商讯>正文

“紫禁瓷韵 器承匠心”故宫文化IP陶瓷非遗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景德镇举行

时间:2025-10-30 15:33:16    来源:企业供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图片 1.jpg

  2025年10月28日上午,"紫禁瓷韵 器承匠心——文化IP赋能陶瓷非遗创新发展交流研讨会"在官窑研究所非遗馆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以"让文物活起来"为核心主题,聚焦故宫文化IP与陶瓷非遗的深度融合,旨在通过文化赋能推动传统技艺的创新性发展。

  与会嘉宾有: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陈丽华、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名誉院长江建新、景德镇市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会长胡景锋、景德镇御窑遗址管理处主任朱山、北京复悦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文星、人民日报首届非遗传播大使杨青湖、景德镇市官窑研究所所长,珐琅彩瓷非遗传承人熊建军、新磁场文化总经理刘宁、新磁场文化副总经理任莹玲、耕道堂创始人王志礼、耕道堂主理人曹一飞、陈氏定窑总经理陈博华、陈氏定窑副总经理刘金、景德镇市官窑研究所非遗馆馆长余姮、景德镇壹号瓷庄主理人陈凯、景德镇奉旨官窑研究院执行院长于逍遥。

图片 2.jpg

  研讨会现场,故宫博物院专家系统梳理了紫禁城与陶瓷艺术的历史渊源,从官窑到御窑的千年脉络,揭示陶瓷作为文化载体的特殊价值。与会专家强调,故宫文物蕴含的审美体系与工艺标准,为当代陶瓷创作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文化基因。多位,陶瓷非遗传承人结合实践案例,展示了将传统技法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的创新成果,体现了"守正创新"的工匠精神。

图片 3.jpg
图片 4.jpg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名誉院长江建新(左)与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陈丽华(右)探讨故宫文创“紫禁茶韵”名杯系列

  在文创开发专题研讨环节,知名文化品牌负责人分享了IP赋能陶瓷产品的实践经验,通过提取故宫文物国宝纹样元素、器型转化为符合现代审美的生活器物。与会各方就构建"文物-技艺-产品-市场"的良性循环展开深度对话。

  本次研讨会形成了多项建设性共识,通过故宫文化IP的运用,让深藏在故宫的瑰宝转化为可感知、可消费的文化载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开辟了新路径。

图片 5.jpg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陈丽华与人民日报首届非遗传播大使杨青湖参观陶瓷非遗技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选择需谨慎,谨防诈骗行为!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