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各地商讯>正文

近20场报告破题!第六届逐梦光电研讨会:等离子体技术获突破

时间:2025-10-28 14:16:11    来源:企业供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10月26日,由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业委员会、大连理工大学和大连大学联合举办的第六届 “逐梦光电” 等离子体先进光谱诊断技术与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 在辽宁大连圆满落幕。此次研讨会不仅为行业搭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更通过技术成果展示与实践互动,彰显企业在等离子体诊断技术领域的创新实力。

  本次会议以 “等离子体先进光谱诊断技术与应用研究” 核心主题,邀请了国内该领域知名学者分享,研究成果与实践探索,吸引了山东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20余所国内科研院校近100名专家学者参会,并同步在线直播,获得了线上47.2万人的关注。

  会议开篇,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业委员会领导方志、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涛、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领导杨德正先后致欢迎辞。 三位代表不仅对现场嘉宾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更向长期支持等离子体行业发展的专家学者、合作伙伴致以诚挚感谢,强调了本次研讨会对推动技术交流、促进学科融合的重要意义,为会议奠定了开放、务实的交流基调。

图片1.png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委会领导方志致辞

图片2.png

  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涛致辞

图片3.png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领导杨德正致辞

  随后,行业专家学者从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应用落地等不同维度展开报告,为参会者提供全面且深入的学术视角。

图片4.png

  清华大学——王新新

  清华大学教授王新新为大家带来《等离子体焦点及其受控核聚变》 的报告。当前传统能源短缺与污染问题凸显,受控核聚变因清洁高效成重要能源方向,而等离子体焦点可生成高密度高温等离子体,是该领域研究的关键平台。本报告将介绍其放电机制、参数诊断方法,及在核聚变实验、高能量密度物理领域的应用,解析其助力核聚变实用化的价值与挑战。

图片5.png

  大连理工大学——王友年

  大连理工大学王友年教授分享了题为《射频电源对工业等离子体状态的调制》 的报告。报告指出,在高端芯片制造、航空航天材料表面处理等,工业领域,等离子体工艺的精度与稳定性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性能与良率。射频电源作为激发和维持等离子体的核心设备,其性能优劣对等离子体状态(如密度、均匀性)具有决定性影响。王友年教授的报告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精准调制射频电源的功率、频率等参数,实现对工业等离子体状态的主动、精确控制,从而满足不同苛刻工艺的需求。该研究对于提升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图片6.png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陈支通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陈支通为大家带来《等离子体肿瘤治疗》 的报告。当前恶性肿瘤威胁日益突出,传统疗法存在副作用大等局限,新型肿瘤治疗技术研发迫在眉睫。等离子体可通过产生活性粒子、调控肿瘤微环境等机制,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精准杀伤与免疫激活,是肿瘤治疗领域的前沿方向。本报告介绍等离子体肿瘤治疗的作用机制、靶向递送技术、临床前试验数据,及其在实体瘤、复发癌等场景的应用潜力。

图片7.png

  大连理工大学——桑超峰

  桑超峰教授为大家带来了《直线装置MIPS-LD中螺旋波放电实验研究》 的报告。螺旋波等离子体因其具有高密度、低气压、高均匀性等优异特性,在半导体刻蚀、材料沉积等工业应用以及空间推进等基础研究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桑超峰教授的报告聚焦于其团队在MIPS-LD直线装置中开展的螺旋波放电实验,系统介绍了该装置的独特设计、实验中所观测到的等离子体产生与维持规律,以及螺旋波放电模式转换等关键物理现象。这项研究不仅深化了对螺旋波放电物理机理的认识,也为未来开发新一代高性能等离子体源提供了坚实的实验依据与理论支撑。

图片8.png

  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高帅

  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高帅以《“卓立汉光”集团总体简介》 为题进行汇报。卓立汉光作为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耕光电仪器领域26年,以光谱与影像、分析仪器、光机械与运动控制、激光与测量、工业光谱五大产品板块为核心,依托持续的研发投入和自主技术创新,构建了涵盖科研、能源、医疗、环保等多行业的解决方案体系。 公司通过高效的运营管理、广泛的市场布局(覆盖全国及海外多个国家)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品牌高端化与行业进步,同时注重人才培养与社会责任,致力于成为“光电科技引领者、世界品牌制造商”。

图片9.png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吴淑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淑群教授分享了题为《沿面介质阻挡放电中臭氧浓度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的学术报告。报告聚焦于如何精准控制这一放电过程中伴生的臭氧浓度问题。吴教授系统阐述了一种结合先进动态模型与预测控制理论的创新策略,旨在实现对臭氧浓度的实时、精准调控。该研究不仅深化了对放电等离子体过程中复杂物理化学机理的理解,也为工业应用中兼顾高效能与低臭氧污染的优化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技术路径,具有显著的科学价值与应用前景。

图片10.png

  南京工业大学——张丽

  南京工业大学张丽副教授作了题为《纳秒脉冲气液界面放电特性与活化水性能》 的精彩报告。报告聚焦于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与生物医学应用中的前沿基础问题,系统阐述了利用纳秒脉冲放电在气液界面诱导的独特物理化学过程。张教授详细介绍了该类型放电的电气特性、光学发射谱等关键参量,并深入分析了由此产生的等离子体活化水的活性粒子构成及其在杀菌、催化等领域的优越性能。本报告为深入理解等离子体-液体相互作用机理,以及推动高性能等离子体活化水制备与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图片11.png

  四川大学 —— 宁文军

  四川大学宁文军副研究员带来了题为《大气压等离子体与复杂介质表面的相互作用研究》 的学术报告。报告直面大气压等离子体在生物医疗、材料改性等实际应用中,与各类非理想、不规则表面相互作用的共性核心难题。宁教授系统介绍了其团队在揭示等离子体射流、丝状放电与不同介电特性、形貌结构的复杂表面之间的物理化学耦合机制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具体内容包括相互过程中的电荷输运、能量沉积及活性粒子生成与分布规律。该研究为精准调控等离子体处理工艺,提升其在医疗灭菌、薄膜沉积等领域的应用效果与可靠性提供了关键的科学依据。

图片12.png

  合肥工业大学 —— 徐少军

  合肥工业大学徐少军教授分享了题为《原位诊断技术在等离子体能源转化中的应用》 的学术报告。报告面向“双碳”目标下能源高效转化的重大需求,聚焦于如何揭示与优化等离子体驱动能源转化过程中的关键反应路径这一核心科学问题。徐教授系统阐述了如何利用先进的原位诊断技术,实时捕捉等离子体反应区内活性粒子、中间产物及温度场等关键参数的动态演化规律,为精准解析反应机理、构建动力学模型提供了直接实验依据。该研究为实现等离子体能源转化过程从“黑箱”操作到定向调控的跨越,提升能源转化效率与选择性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图片13.png

  重庆大学 —— 熊青

  重庆大学教授熊青为大家带来《激光光谱及其等离子体诊断应用》 的报告。在光电技术深度赋能能源、材料、环境等领域的当下,精准掌握等离子体状态是科研攻关与产业升级的核心命题。报告系统阐释激光光谱在等离子体诊断的关键技术,涵盖等离子体组分与温度的激光吸收光谱精准测量、大气压放电过程的时空分辨激光诱导荧光诊断,以及基于激光光谱的等离子体动力学行为解析。这些技术为等离子体催化、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等应用提供了核心检测支撑,推动激光光谱与等离子体诊断技术在前沿领域的创新融合。

图片14.png

  东华大学 —— 郭颖

  东华大学教授郭颖为大家带来《大气压放电过程的发射光谱及时空分辨ICCD诊断》 的报告。大气压放电在材料改性、环境治理等领域应用广泛,其微观过程的精准解析是技术优化的关键。报告深入介绍发射光谱技术对放电组分、温度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时空分辨 ICCD 诊断技术对放电等离子体演化的高时空分辨率捕捉,清晰呈现放电从产生到湮灭的动态过程。这些技术为大气压放电的机理研究、工艺优化及产业化应用筑牢根基,推动光电诊断技术在等离子体领域的创新突破与深度应用。

图片15.png

  大连大学 —— 底兰波

  大连大学教授底兰波为大家带来《冷等离子体强化制备催化剂及其光电诊断技术》 的报告。在绿色催化、能源转化领域对高效催化剂需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冷等离子体技术为催化剂制备提供了高效、绿色的新方法,可精准调控催化剂的形貌、组分与活性位点。报告同步介绍光电诊断技术,通过光谱、成像等手段对等离子体制备过程及催化剂性能进行实时、精准表征,为催化材料的研发与优化提供关键数据支撑。该技术体系推动冷等离子体与光电诊断在催化领域的创新融合,为高效催化剂的产业化应用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16.png

  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 —— 董安宁

  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董安宁博士以《等离子体光谱诊断相关产品介绍》 为题展开报告。报告围绕聚变技术背景下的等离子体诊断技术展开,,讲解了光谱诊断、软 X 射线 - 极紫外光谱诊断、电荷交换复合光谱(CXRS)、激光诱导荧光(LIF)、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汤姆逊散射等关键诊断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场景,并结合北京卓立汉光的自研产品,如 HiC 系列高性能像增强型相机、Omni 系列谱仪、T-lab 系列条纹相机,以及光机产品与激光器解决方案,展示了公司在等离子体光谱诊断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全方位服务能力,为聚变研究提供 “高精度、高稳定性、定制化” 的设备支撑。

图片17.png

  华中科技大学 —— 熊紫兰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熊紫兰为大家带来《基于可见光图像与人工智能的低温等离子体智能诊断》 的报告。低温等离子体在环保、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其状态的精准诊断是技术高效应用的核心。报告介绍可见光图像采集技术对等离子体发光特征的全面捕捉,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低温等离子体组分、温度、均匀性等状态的快速、精准智能诊断,突破传统诊断的效率与精度瓶颈。该技术为低温等离子体的机理研究、工艺优化及智能化应用提供全新解决方案,推动光电与人工智能在等离子体诊断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图片18.png

  山东大学 —— 孙滢

  山东大学孙滢为大家带来《基于图像法的水下气泡脉冲放电过程和波效应研究》 的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围绕图像法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展开,深入剖析了水下气泡脉冲放电的动态过程,通过图像法精准捕捉到放电过程中气泡的形态变化、演化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针对放电产生的波效应进行了系统探究,利用图像分析结合相关数据处理方法,揭示了波的传播特性、强度分布及影响范围,为水下脉冲放电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实验支撑。

图片19.png

  西安交通大学 —— 张基珅

  西安交通大学张基珅为大家带来《等离子体活化水中过氧硝酸的诊断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的报告。报告内容以等离子体活化水为核心展开,探讨了活化水中过氧硝酸的存在状态,介绍了针对该物质的诊断思路与方法,助力明晰活化水内部成分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过氧硝酸在活化水中的作用路径,为理解活化水的特性及优化其制备与应用过程提供了方向,也为推动等离子体活化水技术向实际应用转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图片20.png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 —— 杨亮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杨亮为大家带来《激光烧蚀推进中等离子体及动力学特性研究》 的报告。报告内容围绕激光烧蚀推进过程展开, 探讨了该过程中等离子体的形成与演化规律,介绍了观测等离子体特性的相关方法,助力明晰等离子体状态与激光参数间的关联;同时,分析了等离子体的动力学特性,包括其运动模式、能量传递路径等,为理解激光烧蚀推进的作用机制及优化推进系统设计提供了方向,也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积累了基础认知。

图片21.png

  沈阳工程学院 —— 齐志华

  沈阳工程学院齐志华为大家带来《外加物理场影响等离子体活化水理化特性的机制研究》 的报告。报告内容围绕外加物理场与等离子体活化水的关联展开,探讨了不同类型外加物理场对等离子体活化水理化特性的作用方式,介绍了分析活化水特性变化的相关思路与方法,助力明晰物理场参数与活化水特性间的联系;同时,深入剖析了外加物理场影响活化水理化特性的内在机制,为理解活化水的调控路径及优化其制备与应用条件提供了方向,也为推动等离子体活化水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图片22.png
WPS拼图0.png

  现场仪器展示

  这不仅是一场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光电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与会专家们围绕等离子体核心技术的突破应用等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会议现场还设置了仪器展示环节,卓立汉光多款自主研发的光谱与成像设备精彩亮相, 参会学者们纷纷驻足参观、交流咨询。

图片25.png
图片26.png

  现场媒体采访

  第六届 “逐梦光电” 等离子体先进光谱诊断技术与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不仅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的参与,还得到了媒体界的广泛关注,为会议的传播和影响力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其中,知名媒体到场对与会专家进行了采访,深入探讨了光电领域的,发展与研究成果。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不仅为国内等离子体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成果、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更推动了以光学为主的等离子体多物理场诊断技术进步, 加强中青年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等离子体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等离子体诊断与应用技术的进步发展。

图片27.png

  现场参会人员大合影

  卓立汉光连续六届逐梦光电研讨会 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光电领域梦想与创新的汇聚。每一届研讨会都吸引了众多光电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光电技术的进展和未来趋势。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届逐梦光电研讨会,继续深化探讨光电技术的前沿课题,推动光电仪器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为行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选择需谨慎,谨防诈骗行为!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