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据东鹏饮料,招股书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均功能饮料年消费量为9.9升,显著低于美国、德国及日本等国家,市场增长潜力巨大。随着人们对功能饮料的认知度提升、消费场景扩大和需求增长,中国人均功能饮料年消费量预计将以10.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9年的16.2升。作为连续4年销量领跑国内功能饮料市场的龙头企业,东鹏饮料正以坚实的国内市场为基础,加速推进全球化布局。

东鹏饮料拳头产品“东鹏特饮”
海南、昆明基地:辐射东南亚的“双支点”
目前,东鹏饮料在全国已布局13个生产基地,其中9个已投产。在此基础上,公司通过进一步开拓海南、中山、天津、昆明四大生产基地的战略布局,构建起覆盖国内外市场的产能支撑体系。其中,海南和昆明基地形成辐射东南亚的“双支点”:海南基地作为日后的智能化生产标杆,不仅是区域供应链的枢纽,更是东鹏饮料拓展东南亚市场的重要战略支点。借助自贸港政策优势,基地可实现零关税进口原料和加工增值免关税出口,同时依托4小时飞行圈可覆盖整个东南亚的地理优势,极大便利了原料调配与产品快速配送。

东鹏海南生产基地效果图
昆明基地则充分利用其毗邻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区位优势,成为东鹏饮料辐射该区域的“近岸产能枢纽”,未来将能快速响应周边国家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海外产能覆盖范围。值得注意的是,两大基地都计划引入全自动化生产线与数字化管理系统,投产后将实现柔性生产,可根据东南亚消费者对甜味的偏好灵活调整产品配方,确保产品更贴合当地口味,为海外业务扩张提供有力支撑。
中山、天津基地:南北协同夯实国内市场布局
在国内市场布局方面,中山基地与天津基地分别构筑了“南方堡垒”与“北方屏障”。作为东鹏饮料“国内最智能化、最现代化的生产基地”,中山基地将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从原料采购到终端配送的全链路管控。凭借其在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中山基地深度融入区域内蓬勃发展的消费格局,满足区域内充满活力的消费群体对高品质饮品的需求,成为企业链接珠三角市场的战略枢纽。中山基地的建设体现了东鹏饮料对消费市场与供应链效率的双重考量,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大湾区的市场根基。
2024年4月,东鹏饮料中山生产基地正式签约
天津基地则将专注服务北方市场,通过本地化生产与仓储布局,显著缩短了北方区域的产品配送距离。这不仅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还大幅提升了北方市场的供货效率与响应速度,成功弥补了此前北方产能覆盖不足的短板。基地依托其战略性区位优势,与中山基地形成默契的“南北协同”,共同筑牢了东鹏饮料在国内市场的基本盘,为公司全球化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语
随着全国13个生产基地的协同运转,东鹏饮料构建起了覆盖全国的高效供应链网络。其中海南、昆明基地赋能拓展东南亚市场,中山基地服务华南及大湾区,天津基地辐射北方区域,加上其他各区域基地的战略布局,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产能支撑体系。通过精准的产能布局与供应链协同,东鹏饮料正在不断稳步拓展海外市场版图,书写中国民族饮料品牌的全球化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