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保定市累计与京津合作项目达到445项。近日,记者从保定市发改委获悉,作为北京的南大门,保定市依托地理位置优势,承接了一批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大项目。在协同发展进程中,该市交通、教育、医疗等多领域都获得长远发展,大大增进了百姓福祉。
精准对接建立机制
协同发展四年来,保定市研究出台了《深入推进协同发展精准对接的指导意见》等一批重要文件,坚持与京津长期开展高层次、高频率、多层面互访对接,与北京“城六区”、天津主城区实现对接合作全覆盖,与京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209项,在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实践中,探索出园区共建、筑巢引凤、政企牵手、企业联姻、托管合作、创新联盟六种区域合作模式,打造了一批精品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
园区共建模式的代表性项目有,与丰台区共建中关村丰台科技园保定满城分园,与石景山区共建中关村石景山园定兴分园等;筑巢引凤模式的代表性项目,保定中关村创新,成为中关村在京外设立的,创新,;政企牵手模式的代表性项目,北京新发地集团与保定高碑店市合作共建农副产品物流园,打造京保一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托管合作模式的代表性项目,北京儿童医院成功托管保定儿童医院,成为两地托管合作典型范例。
疏解项目落户京南
保定市协同办副主任李远南介绍,目前保定市与中航、兵装、国机、中船等36家央企签署的76项合作项目全部落地。同时,保定市与京投公司、北控集团、海淀国投、国资公司、北科建集团、首农集团、首旅集团、首创集团等一批北京市属企业合作进展顺利,吸引了一批国企投资类重大项目落地。他说:“目前,总投资45亿元的河北京车造车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19年6月具备组装条件,10月份基地试运行。”
截至目前,保定市累计与京津合作项目达到445项,其中,在谈项目129项,签约项目135项,在建项目111项,竣工项目70项。今年以来,有三批共195个,项目集中开工。
李远南向记者说,中关村智造大街保定·中关村智能制造科创,正式落地;通美晶体制造公司单晶晶片项目、博野县三棵树涂料生产基地项目、清华美院高氏雕刻教学实践基地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新发地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区(一期)、(安国市)北京同仁堂集团中药材加工生产及物流配送、天津天士力数字化中药都商贸仓储物流园区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
民生领域强化合作
民生领域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领域,近年来保定市通过强化与北京市的合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交通方面,以打造“京津保一小时交通圈”和“半小时生活圈”为目标,保津城际铁路建成通车,京雄城际开工建设,同时积极推进谋划了一批与京津、雄安新区联通的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作。例如曲港高速曲阳至肃宁段建成通车,太行山高速西阜段、涞曲段建设进展顺利,预计2018年底通车。津石高速进展顺利,计划2020年建成通车。
保定市协同办协同二处处长唐爱学介绍,值得注意的是保定市集中整治“断头路”,打通对接京津,一公里,“老百姓最为关心的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也已落地,保定市区公交线路现已全面实现一卡通刷卡乘车”。
在教育方面,目前保定市教育局已与北京市教委等教育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四中、北京八一学校等多所名校实质对接合作。两地教育系统各类对接项目达到110多个,涉及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多个领域。唐爱学向记者说,北京八一学校保定分校的创办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它开创了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先河,在全国开启了政府、名校和民营资本三方合作的办学模式,实现了理念共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品牌共建,与总校课程、管理、文化、活动四方面对接,学校从2015年10月招生800人,到今年招生1000人,目前在校人数近三千人。
在医疗方面,保定市与北京市在医疗机构之间开展了深层次合作。目前,该市有49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京津冀75家医疗机构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引进了68项新技术、新项目,购置新设备32台(件)。北京儿童医院托管市儿童医院后,在管理、技术、信息等方面形成一体化,医院学科建设、医疗水平、科研教学等方面大幅度提升,门急诊人次和手术人次均较托管前上升30%以上。保定市一,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合作,成立了保定市医疗卫生系统第一家院士工作站,保定市妇幼保健院以“妇幼健康服务联盟”为依托,填补了该市新生儿心脏手术空白。涿州市医院与北京东直门医院启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医板块)合作项目,打造京南中医诊疗,。
与此同时,保定市积极推动京津保三地养老保险政策同城化。唐爱学说:“现在零散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无缝衔接已基本实现。实现社保互通,保障养老保险关系在三地之间无障碍转移和享受,我们将始终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第一目标,争取为广大老百姓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