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京报集团记者任敏)河北或天津的小微企业,想到高校云集的北京寻找研发服务,也可以使用创新券了。日前,北京、天津和河北共同签署《京津冀创新券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三地创新券正式开始互通互认。首批753家实验室将面向三地的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开放共享。
2014年,本市启动首都科技创新券,这张小小的电子券被亲切地称为“导航仪”“进门条”和“代金券”,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可以拿着它去购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上研发服务机构的科研服务。而合作完成后,研发服务机构可以持券到政府财政部门兑现资金。
2018年上半年,本市已经有626家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申请4700多万元的创新券,接近年度安排预算的80%,其中有近2600万元已经成功使用,涉及335家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除此之外,海淀、房山、顺义、昌平、大兴等区也主动建设对应市级创新券项目的区级财政科技资金支持政策,目前已形成市区两级配套衔接的创新券资金政策。
如今,创新券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三地签署《京津冀创新券合作协议》后,京津冀三地形成共同认可的、为社会提供开放共享的科技服务,包括,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作为接收异地创新券合作“实验室”。三地按条件遴选本区域的科技服务资源,形成开放实验室目录,三方互认并纳入各自的目录库,首批753家合作实验室已在各自的创新券网站上公示,具体包括北京地区427家、天津地区238家、河北地区88家。
三地也将依据本地创新券实施办法或细则中规定的范围,各自审核被支持的企业或创新创业团队,支持本地企业利用异地科技资源开展测试检测、合作研发、委托开发、研发设计、技术解决方案、专利服务等科技创新活动。
在资金方面,三地将对各自的创新券项目进行审核确认,以服务合同和服务收支凭证作为兑现依据对本地企业进行资金兑现,也就是以先垫资后“报销”的方式开展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