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岩)今天,“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一至四展厅正式开展。北京青年报记者在6日的预展中看到,展出的古籍善本都是国宝级别,更有包括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在内的孤本亮相。
此次大展汇集了全国20多个省的40余家公藏单位、30余位私人藏书家的珍贵藏品共330余种。同时运用了数字虚拟沙盘演示、全息视屏演示、沉浸式数字场景、微信导览等多种手段进行展示。序厅中还特别设置了朗读亭,观众可以在亭中朗读珍贵典籍,然后将录音通过微信分享出去。
第一展厅主题为“国宝吉光”。汇集国内20多家图书馆、博物馆藏珍贵文献100余种,大部分展出文献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品。同时,为纪念司马光、曾巩诞辰一千年,展厅内将展出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元大德八年(1304)丁思敬刻本《元丰类稿》。
第二展厅主题为“百代芸香”,汇集了傅增湘、郑振铎、周叔弢等藏书家捐赠国家图书馆的珍贵古籍,以及当代民间藏书家种类多样的珍品共计100余种,其中馆藏30种,其他70余种展品分属30余位民间藏家。
第三展厅是国家典籍博物馆面积,的展厅,其主题为“汲古润今”。展览展出珍贵典籍60余种,包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的金石拓片、民族文字古籍、舆图等。此外,展厅中设有古籍修复纸库陈列、小微书库模型、古籍修复互动体验等多种互动手段,提高展览的参与、互动、体验感。
第四展厅以“交流互鉴”为主题,展出60余种汉文珍贵古籍、少数民族文字珍贵古籍、西文善本古籍,包括手稿《法语-汉语-蒙古语-满语词典》、满文稿本《几何原本》、摇篮本《托勒密天文学大成》等珍贵展品。
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