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烂缦胡同即将精彩亮相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大栅栏琉璃厂建设指挥部获悉,经过一年多的改造提升,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烂缦胡同、南半截胡同和天景胡同等首批胡同即将亮相。
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
启动提升改造
作为北京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和北京13片历史文化精华区之一的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南起南横西街、北至法源寺后街,东起菜市口大街、西至法源里、伊斯兰教协会,总占地面积约20.4公顷,核心保护区占地面积约16.16公顷。
大栅栏琉璃厂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张玉魁介绍,在“老城不能再拆”的前提下,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去年正式启动保护性提升改造,改造首先从基础设施入手,实施架空线入地、地下管线雨污分流、铺设燃气管线等,为下一步院落的提升改造奠定基础。
在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最早启动改造的烂缦胡同,390米长的胡同的第一印象就是“不飞线、无杂物、不乱停、无违建”。
负责胡同改造的北京宣房大德置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奇兵介绍,改造前胡同的架空线如“蜘蛛网”般纵横交错,居民搭建的堆物堆料随处可见;改造后29处违建全部拆除,腾退出来的空间“见缝插针”地修建了座椅、廊亭等休闲设施,并栽种了绿植和花卉。架空线入地后亮出天际线,沿街的变电箱等电力设施全都“隐藏”起来。此外,胡同还安装了4根智能灯杆,未来在胡同里将可以连接WIFI信号。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随着改造完成,法源寺片区的烂缦、南半截、天景等胡同即将率先精彩亮相,西砖、七井等胡同有望明年实现亮相。而整个法源寺片区将利用2到3年时间,达到阶段性整体亮相。
居民腾退比例
力争达到25%到30%
16.16公顷的法源寺文保区,分布众多的文物资源,其中包括,文保单位法源寺,市级文保单位湖南会馆、绍兴会馆和浏阳会馆,西城区级文保单位粤东新馆,以及18处会馆遗迹。
关于这些文物资源的再利用,张玉魁表示,绍兴会馆、浏阳会馆等会馆腾退保护修缮后,将通过市场方式合理活化利用。
此外,法源寺片区整体保护中还特别注意对历史风貌的保护。在烂缦胡同,临街的老房子按照“修旧如旧”进行修缮,恢复了原来的风貌。值得一提的是,胡同两处古墙也被保留下来,透过玻璃罩可看见老墙的墙体。
张玉魁还介绍,法源寺片区共有225个平房院,1960多户居民,直管公房占到66%。为了改善文保区内居民的居住条件,法源寺片区将参考菜市口西片区的试点经验,力争明年启动“申请式”退租、“申请式”改善和恢复性修建,争取腾退25%到30%的居民;对于留下来的原住居民,将通过对院落的适度改造,增加厨房和卫生间,有偿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有些腾退院落将作为共生院,将作为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居民公共会客厅、四合院民宿和人才公寓等功能保护利用。
大栅栏将打造
第二条杨梅竹斜街
张玉魁还表示,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未来将实现区域交通微循环,牛街教子胡同以东约26公顷的区域内将实现机动车“单行禁停”和局部步行街区。为解决胡同居民的停车问题,法源寺片区将集中建设立体停车楼,并在莲花胡同A地块建设一处140余个车位的地下停车设施,通过居民停车自治管理等多种方式,实现胡同内不停车的目标。
除了法源寺片区,北青报记者还了解到,位于大栅栏地区的大栅栏西街、铁树斜街和樱桃斜街,明年将打造第二条“杨梅竹斜街”,面积16.46公顷的斜街街区有望在2年后全面亮相。“不同于大栅栏商业街的繁华热闹,这片斜街街区要静下来,体现出文化特色,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运营。”张玉魁表示,区域内的梨园公会、五道庙、护国观音寺等文物将得到保护活化利用,腾退的空间将引入共生业态,成为北京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的典范。
文并摄/本报记者 李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