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本地新闻>正文

首届少儿滑板联赛北京站京城炫技

时间:2019-08-27 17:05:34    来源:北京晚报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小滑手们在规定时间内施展各自的绝活儿,转、停、闪、躲、腾、挪,争相炫技。

  评委是来自滑板公园的教练,滑板运动的快速发展,对教练员、裁判员及比赛规则的制定都提出更高要求。

  除了街式比赛,组织方还准备了碗池贴纸和亲子赛两项趣味赛。

  美国小朋友奥古斯丁·法利在父母陪同下参加比赛。

  年龄幼小的滑手承受不住挫折,关键时刻还需要父母的抚慰。

  由于滑手年龄比较小,兴奋与紧张交替“折磨”着家长们的心。

  首届以4至13岁儿童为参赛选手、俱乐部联赛性质的少儿滑板比赛——Toy Machine少儿滑板联赛北京站比赛前天在京举行。来自北京及津冀等地区的50多名儿童参加比赛,其中年龄最小的4岁,板龄最长的4年。

  承接赛事的北京燃烧冰滑板公园负责人杨子介绍,“受滑板成为2020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影响,这两年北京孩子学习滑板成爆发式增长,更多的家长开始认可这项运动。”杨子认为滑板运动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多好处,“滑板是一项肢体运动,可以增强孩子的意志,对于平衡协调性、胆量、勇气、社交能力都有很大帮助。”至于家长关注的安全问题,杨子说:“在实际运动中,滑手为完成一个动作,一定是先根据自身技术,考虑到出现问题如何摔倒、摔倒时如何保护自己,动作过程中一定是全神贯注,这对于孩子专注度的培养也很有帮助。”

  滑板运动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冲浪运动演变而来,并迅速成为世界三大极限运动之首,被称为地球上最酷的运动。相较于其他地面运动,滑板运动危险性更高,每个“酷”的动作背后,是一次又一次的滑倒、擦伤甚至骨折。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北京开始出现有组织的滑板队伍,但由于接触不到真正的滑板文化,当时的动作,于滑行。2000年以后,全国出现了更多专业的滑板赛事,也有更多的,滑手来华表演,滑板运动开始在广州、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展开。

  作为资深滑手,杨子很高兴奥运会接纳滑板项目,更高兴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认可这项运动。“滑板不只是一项运动,也是一种文化,充满挑战、创意、坚持,同时兼具自我表达的精神。每一个能踏上比赛场地的孩子都付出了许多时间练习和无数次的摔倒。这背后也离不开父母的陪伴与支持。”

  本报记者 程功 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目的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 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