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任珊
今年8月25日是第三个“全国残疾预防日”,北京市残联昨天发布《2018年度北京市残疾预防工作报告》。截至2018年底,本市持证残疾人数增至52.6万余人,去年婚检率同比提高29.3%。近25.9万名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占全部持证残疾人数的近50%。
60岁以上持证残疾人占比,
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本市持证残疾人数526115人,比2017年新增27444人。持证残疾人中,0-6岁残疾人数1356人;7-15岁残疾人数5225人;16-59岁残疾人数228554人,占比43.44%;60岁以上残疾人数290980人,占比55.31%。
“残疾预防是减少残疾发生,保障残疾人基本权利的一个重要举措。”市残联康复部主任施继良介绍。通过推广婚检、婚登、优生咨询一站式服务,扩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本市形成了婚前-孕前-产前连续检查模式。
“目前,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可概括为‘6+1’,包括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3种遗传代谢疾病,还有先天性听力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筛查,另外一个为基因类的耳聋基因筛查。”市卫健委妇幼健康处处长郗淑艳介绍,2018年,孕妇增补叶酸比例达98.72%,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99.62%,1-6岁儿童听力筛查率为97.45%。此外,本市婚检率比2017年提高29.3%,进步明显。
报告也显示,2018年北京市户籍人口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8.36‰,高于2017年的14.22‰。对此,郗淑艳解释,导致新生儿缺陷的因素非常多、很复杂,包括自然环境、孕妇心理因素等,婚前孕前产前检查虽然有助于减少出生缺陷发生,但并不能单方面导致出生缺陷率的降低。
非持证残疾儿童或享受补贴
根据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本市258653名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占全部持证残疾人数的近一半。为了帮助残疾人康复,本市落实专项康复政策共投入2.88亿元,财政投入增幅54.2%。其中,共有1402名0-6岁和1066名7-15岁残疾儿童进行了康复保障,各区投入补贴资金总额为4842.5万元。
“据粗略统计,0至15岁残疾儿童的实际人数在1万人以上,因为其中有许多残疾儿童家庭并没有为孩子办理残疾证。”施继良透露,市残联正在对《北京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办法》进行修订,未来,非持证的残疾儿童或将纳入保障范围,“这些残疾儿童只要有残疾事实,能提供医学证明,就能被纳入保障,享受医疗康复等补贴和服务。”
据悉,截至去年底,本市共有1034所普通学校(园)接收残疾学生就读,全市在读特殊教育学生7528人。
此外,全市共有492家温馨家园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从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累计15家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功能转型。
无障碍环境提升方案将出台
为了方便残疾人出行、旅游,报告显示,2018年,在道路新(改、扩)建工程中,全市共建设盲道30余公里,设置无障碍坡道40余处。
全市增加了300部无障碍网络运营出租车。据介绍,这种商务车安装了自动升降平台,驾驶人员操作遥控器,乘客坐在轮椅上就能自动上车。由于这种车型比普通出租车费用高,从2017年开始,北京市户籍的肢体一二级的残疾人乘坐无障碍出租车,高出普通出租车的费用,市残联给予全额补贴。截至目前,全市无障碍出租车已达535辆,为556人次乘坐无障碍出租车补贴6.3万元。
此外,市旅游委为全市A级景区配备轮椅1622台,改造旅游景区、民俗村无障碍坡道1011.21米,旅游厕所无障碍改造2000余座,,级旅游景区做到了第三卫生间全覆盖。
本市还开展了全市范围内规划无障碍环境摸底调查。为兑现主办城市相关无障碍承诺,本市制定了《北京2022冬奥、冬残奥无障碍环境提升行动方案》,对竞赛场馆和大量城市公共空间提出形成高质量的城市无障碍环境的要求和实施路径。据悉,该方案将不久后对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