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观至上地之间的自行车专用道已累计通行49余万辆自行车 摄影/本报记者 林辉
《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实施一周年》新闻发布会昨日举行。市发改委介绍,为期三年的“回天计划”已经实施一周年,所涉及的教育、医疗等8个领域、108个项目中,目前已开工67个项目,其中完成35个项目,今年年底前还将开工35个。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继连接回龙观至上地的北京首条自行车专用路于5月底开通后,未来昌平区还有望在天通苑和回龙观之间再建自行车专用道,用“慢行”的方式实现京北两大超级社区的连接,目前相关方案正在论证。
人大附中清华附小
9月增2040个学位
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回天计划”实施的项目,覆盖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交通等各个民生领域,包括北清路、安立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和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建设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等。
据北京市教委介绍,回天三年行动计划共实施教育项目32个,其中2018年计划实施的14个项目有11个已经完成移交。2019年计划新开16个项目。
市发改委透露,2018年以来,“回天地区”建成12所普惠制幼儿园,共提供3810个学位,每月保教费用由,6200元降至,600元。引入了人大附中(27班中小学)、清华附小(24班小学)两所优质教育资源,9月份招生后将增加2040个学位。
为了增加普惠制幼儿园学位供给,对于举办成普惠园的,市教委按照每月每生1000元标准给予定额补助;对幼儿园新增学位的,每增加一个学位给予1万元一次性补助,对通过租赁场地增加学位的,给予,每天5元/平方米的补助。今年以来,市区两级对回天地区普惠幼儿园给予资金支持供给8600万元。
积水潭医院
回龙观院区二期开建
医疗卫生方面,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楼、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扩建、清华长庚妇儿,项目等3个项目加快推进,将为回天地区新增1200个床位。其中,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的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项目已于7月30日举行了奠基仪式,全面进入工程建设阶段,预计2022年年底竣工。
据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介绍,项目建成后,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将定位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诊疗,,创建北部地区以骨科、烧伤为,,各临床学科、医技科室全面发展的临床医学,,同时承担社区服务、医联体建设、远程会诊、对外援助、紧急救援和科研、教学任务。而新街口院区作为北京市创伤、烧伤抢救,,主要保障首都核心区和,城区应急医疗救治等工作。回龙观、天通苑地区90万居民将能够获得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
安立路快速路
年底开工建设
交通治理方面,回天地区今年将全面提高路网规划实现率,加快完善“一纵一横、五通五畅”主干路网架构。具体而言,北清路、安立路等“一纵一横”快速化改造工程将在今年开工建设。其中,北清路快速化改造项目规划路由为京新高速—京承高速的东西向城市快速路,将由双向4车道改建为双向12车道,全长约18.5公里,目前工程已经实现上跨京张城际高铁节点工程桩基施工。
安立路快速化改造项目规划路由为科荟路—北六环路的南北向城市快速路,将由双向8车道改建为双向12车道,全长约18公里。改造将采取高架和地平相结合的方式,北边三分之一的路段在地平改造,剩下三分之二采用高架方式,高架段为三上三下快速路,高架下面原来的八车道变成三上三下普通车道。市交通委透露,目前安立路已经取得设计方案审批,正在加快办理前期手续、开展勘察设计招标,同步开展环评、立项等前期工作,计划10月开展施工监理招标,计划年底前实现开工。
此外,目前正在建设的五星啤酒厂断点全长约1公里,计划明年7月底完工。市发改委透露,轨道交通13号线拆分和17号线项目正全力推进。
首条自行车专用路
累计通行49余万辆
昌平区相关负责人在“回天地区”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在国内首条通勤用自行车专用道的基础上,未来昌平有望在天通苑和回龙观之间再建自行车专用道,用“慢行”的方式实现京北两大超级社区的连接。
据介绍,5月31日开通的回龙观至上地的自行车专用道总长度6.5公里。经测算,从回龙观到海淀软件园总共骑行25分钟左右,已累计通行49余万辆自行车。昌平打算在此基础上,在回龙观到天通苑地区再规划建设自行车专用道,“现在规划条件已经基本满足,相关方案正在论证很快会出台,未来有望把回龙观和天通苑通过自行车专用道连接在一起,中间连接多个公园,做成一个完整的自行车慢行体系。”
严控“回天地区”
新增住宅项目
针对回天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总量不足问题,昌平区相关负责人透露,昌平区梳理开发商挪用占用应移交项目,目前已经移交教育、养老、文体项目30个,政府出资购置新增卫生服务,、综合文化,等项目21个,以旧厂房、锅炉房、地下室等闲置资源为,改造实施停车场、社区服务用房等项目62个,结合开展梳整促行动实施口袋公园、运动场地等小而精项目129个,深入挖掘腾退土地、立体空间和边角地资源规划实施项目71个。
围绕解决管理缺位等问题,开展“回天秩序”系列专项整治,规划上加强空间土地资源管控,严控回天地区新增住宅项目,切实控住建设规模特别是住宅项目,避免新增规模带来新的人口压力。目前,回天地区127个住宅小区已经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今年共创建基本无违建社区23个,整治群租房4068套。
接下来,昌平区将狠抓项目落地,提速群众诉求强烈、带动性强的,项目,保障北清路、安立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等新建项目年内开工。
本组文/本报记者 赵婷婷 李天际 李泽伟
现场探访
教育
民办园转普惠园
费用降低三分之二
滑滑梯、钻彩圈、坐小四轮车……8月9日8点40分,昌平区东方剑桥天通中苑幼儿园的活动场上热闹得很,百余名小朋友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启早上的户外活动。目前,幼儿园在册的孩子有280余名,分为小班、中班和大班共9个班级,拥有50余名教职人员,该幼儿园可基本辐射天通中苑社区3到6岁的孩子。
东方剑桥天通中苑幼儿园副院长纪红亮介绍,目前幼儿园有2000平方米左右的活动场。除了游乐设施,园内一角还专门开辟了菜园,各班级5平方米,孩子们亲手栽植的茄子、西红柿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入秋之后,老师马上要带领孩子们种植今年的第三季农作物——大白菜和萝卜。纪红亮说,通过体验农事,可以让城里的孩子感受农作物生长的全过程,增进对大自然的认知。
在这个幼儿园,不同年级的教室设置也不一样。走进小二班的教室,通过玩具柜的巧妙摆放,整个教室空间划分为科学区、图书区、建筑区、拼插区、益智区、美工区,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像科学区,我们会让孩子们照顾小花、小动物,既能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又能让孩子们从小了解一些生物知识。拼插区有很多玩具,孩子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锻炼团队合作能力。”
与其他两个年级不同的是,小1班还专门开辟了一个“娃娃家”,几名即将入园的孩子正在娃娃家里探索着。“娃娃家”的布置就像一个微缩版的小家,冰箱、洗衣机、餐桌等小家具一应俱全,孩子们可以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体验当大人的感觉。“小班的孩子比较小,刚入园可能会缺乏安全感,在这里面最贴近家庭生活,因此也是刚入园的幼儿,的区域。”
据了解,东方剑桥天通中苑幼儿园为一所民办幼儿园,根据“三年行动计划”,该幼儿园去年11月1日转为普惠性的幼儿园,每生每月可获政府补贴1000元,学费实实在在地降低了三分之二。“原来一个月收费得3400元左右,现在一个月只要1150元,包括750元的保教费和400元的伙食费。”纪红亮说。
本报记者 蒋若静
医疗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76种药物可以“一片一片”给
8月9日上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门诊楼内,一层进门左侧便是给药区,与其他医院不同,领完药的患者手里有若干个药袋,里头装有相应疗程的药,有的药片不是独立包装,而是剪下来的几片。这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自创的拆零给药模式——拆开药品最小包装,以片、粒、支等为最小计量单位,按患者需要或处方开具的药品实际数量调配。
“比如,一位刚刚拔除智齿的患者,往往需要服用3天抗生素,医师开具的医嘱上,为6粒药,每日两次。而如果给患者开一整盒的药,患者吃不了那么多,可能就会造成药品的浪费。”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医务管理部专员陈秀杰说。
拆零给药之后,没有说明书怎么办?陈秀杰表示,每个药袋上,都印有药品名称、药品总量、使用方法、副作用、注意事项、用法说明、存放说明等内容,对患者用药进行提醒。如果病人有需求,还会提供一份药品说明书。
哪些药品可拆零?原则很明确,既不能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又要满足治疗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医院对麻醉精神类、激素类、抗生素、止痛、止泻、抗焦虑等共计76项品规铝箔包装药品进行拆零调剂作业。
陈秀杰表示,拆零给药可以让医疗服务更加精细化,还能减少药品浪费,减少环境污染,还有助于减少投机,杜绝药品倒卖行为。
目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一期工程1000张病床已经开满,目前二期工程正在筹划中,计划床位500张。值得注意的是,妇儿属于天通苑地区需求,的专科之一,医院在二期工程内加入了“京北妇儿,”的,规划,将为昌平区增加数百张妇儿专科的床位及配套设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孕产妇建档、患儿就医资源紧张的问题。此外,二期工程还将,发展具有国际前沿水准的肝胆胰,、器官移植,、神经,等。
本报记者 蒋若静
区域防洪
育知东路城铁桥泵站
将按30年一遇标准改造
加装两台临时抽水泵、大型防汛单元固定值守、进退水管线清淤300多方、汇水面积减少20%……去年“7·15”大雨中积水一度达到2.5米的育知东路城铁桥,在今年的“8·5”降雨中遭遇了几乎等量的降雨,积水的状况又有怎样的改善呢?
北京排水集团第三管网分公司副经理解海立介绍,8月5日育知东路城铁桥地区的总降雨量达到85毫米,与去年的“7·15”90毫米的降水量相差不多,“但去年的那场降雨,一度积水高达2.5米,我们派了7个大型抢险单元支援排水,用时6小时才将积水排空。今年8月5日,尽管也产生了1米左右的积水,但两个抢险单元仅用时2.5小时,就将积水排空了。”
为何降雨量差不多,积水情况却大为改观?解海立带领着北青报记者来到距桥区不过几十米的育知东路雨水泵站,“今年5月接手回天地区的防汛任务后,先对进退水设备设施进行体检,400多米的进退水管线清出了300多方的淤泥,也就是说原来70%至80%的管道都被淤泥堵死了,进退水哪能通畅。”
一进泵站,北青报记者就看到一辆黄色的大型抢险单元,“这个大家伙的排水能力是2400方,从今年入汛以来就固定值守在这里,有雨情立刻出动。”解海立说。随后,他又指着从地下伸出的两条黑粗管臂说,管壁连接的是新加的两台各500方的临时水泵,使泵站的抽升能力提升了20%。此外,通过新建100多米的雨水管线,将育知东路城铁桥20%的汇水疏解给其东边的雨水收集系统。正是由于上述一套“组合”措施,使育知东路城铁桥在强降水下只产生短时积水。
解海立说,今年汛期所采取的基本是临时性的措施,其排水能力已经比原泵站能力提高一倍。要彻底根治,还要做工程改造。据其透露,相关的施工改造方案已经进入到,的审核阶段,有望在年底启动施工。而育知东路泵站的改造将按照30年一遇标准设计,“届时积水问题将得以彻底解决”。
除了育知东路外,东村家园的积水点也用上了应急工程,使其具备了6000方调蓄能力和600方/小时强排能力。
本报记者 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