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本地新闻>正文

北京多场七夕活动举行

时间:2019-08-08 09:29:58    来源:新京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昨日,“我在颐和园等你”七夕之夜特别活动启动仪式在颐和园八方亭举行。

  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昨日,石景山游乐园,公交系统的一线职工夫妻在乘坐摩天轮赏京西夜景。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昨日,首都博物馆,讲解员给晚场观众讲解婚俗传统。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8月7日,首都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参加七夕活动的情侣在合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昨日,朝阳区举办“我们的节日”七夕节主题文化活动,昆曲《牡丹亭》在朝阳区文化馆上演。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昨日,西城区婚姻登记处,身着传统唐装的“小花童”为新人送上祝福许愿牌。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昨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我在颐和园等你”七夕之夜特别活动、“相约七夕 情定摩天轮”等多场活动举行。首都博物馆延长开馆至20时,举办让100对情侣夫妻协力创作“鸳鸯和合”彩沙绘画等活动。中华世纪坛举办七夕文化市集系列活动。七夕节是一个集中办理结婚登记的日子,据统计,昨日全市共有993对新人领证。

  颐和园

  昆明湖畔上演越剧《梁祝》

  昨晚“我在颐和园等你”七夕之夜特别活动在颐和园浪漫上演。本次活动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等单位联合主办,由海淀区委宣传部、颐和园管理处、北京卫视共同承办。700多位北京榜样、新婚夫妇、最美家庭代表也应邀游园,感受传统七夕文化。

  颐和园传承了2000多年历史的七夕文化,在昆明湖东岸,有一个被喻为牛郎化身的镇水铜牛,湖对岸有一处被喻为织女化身的“耕织图”建筑群,隔着昆明湖遥遥相望,而十七孔桥正是“鹊桥”,暗合“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浪漫传说。

  节日的夜晚,昆明湖、十七孔桥再次被点亮。夜幕初降,十七孔桥点亮了紫红色的灯光,桥下的昆明湖上,一盏盏明灯照亮远处的山寺。园中分别上演昆曲《牡丹亭》、越剧《梁祝》、黄梅戏《牛郎织女》。游人们有的坐在八方亭前欣赏昆曲,有的成双结对地在园中合影留念。游人们在拥有百年历史的,园林共享幸福时光,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温馨浪漫。

  文化文博单位文创产品开发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的关注,,昨晚,大型文化季播节目《我在颐和园等你》也正式向社会公众发出邀约。

  此外,颐和园联合平谷区推出了七夕特别定制款“御苑福桃”和“御苑仙桃”鲜桃礼盒。产品包装设计元素取自颐和园文物藏品,以桃为载体,结合颐和园的“福山寿海”与平谷的“京畿福地”,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祈福、福寿”之意,将传统文化与农业产业创新结合,让古典园林与美丽乡村并肩携手。

  石景山游乐园

  邀77对夫妻、情侣畅游观景

  昨晚石景山游乐园开展了“相约七夕 情定摩天轮”主题活动,邀请77对来自公交、出租、环卫等行业的一线职工夫妻、情侣,共同体验“飞越中国”、观看马戏表演、乘摩天轮赏京西夜景。

  “飞越中国”飞行体验馆引进动感仿真设备系统及技术,集球幕电影、大型机械控制、实时现场特效等于一体,为观众打造“沉浸式”飞行体验。昨晚,77对情侣进入“飞越中国”体验馆,体验了新片《地球保卫战》,悬空于20米球形巨幕前,感受15.1声道音响和4K激光投影机营造出的震撼视听效果。

  石景山游乐园欢腾国际大马戏也在七夕当天为情侣们准备了专属节目,将魔术、杂技、小丑等各种马戏技巧性表演与“意大利好声音”、现代舞相结合,“高难动作”引得现场观众欢呼不断。主持人还特别邀请情侣们上台参与互动表演,并合影留念。

  此外,现场还开展了“爱的抱抱”互动游戏和“我的她/他辛苦了”体贴感言等一系列创意互动活动。一位来自公交集团的女职工感慨,平时工作忙碌,第一次和爱人过这样的七夕节,是非常难忘的记忆。

  记者了解到,即日起,石景山区居民看“欢腾国际大马戏萌宠假期”可享半价特惠。凭石景山区居民身份证,即可在石景山游乐园南门西侧大马戏售票处,享受特惠半价购票,每人最多可购买3张票。特惠活动将持续到8月18日。

  此外,8月8日,“飞越中国”即将迎来一,,当天日场,凡1988年、1998年、2008年8月8日出生的游客,凭本人身份证即可免费体验“飞越中国”一次。

  首博、中华世纪坛

  七夕夜办活动 延长开放时间

  昨晚,首都博物馆延时开放至20点,各项展览延时向公众开放,并增加了晚场的讲解。

  以馆藏玉器“白玉鸳鸯柄圆盒”为创作灵感,100对预约情侣夫妻在礼仪大堂创作了“鸳鸯和合”彩沙绘画。绘制好的彩画装进七夕纪念相框,作为节日礼物被观众带走。

  昨日首博还上架两个系列节日限定饰品“佳人如玉”“鸳鸯和合”,分别以馆藏“青白玉折枝花卉纹佩”及“白玉鸳鸯柄圆盒”为创作蓝本,以金银分色,点缀瑰丽宝石。

  昨日起,中华世纪坛举办首届七夕文化市集系列活动,持续至8月11日。此次活动由多个板块组成,包括展览、市集、影片展映等。

  7日至11日,以七夕为主题的文化市集活动在中华世纪坛地下一层大厅举办。众多非遗手工艺人、文创及旅游企业聚集市集,设立了非遗文化、文创产品展示区域,观众能近距离参与手工互动,了解葫芦镶嵌工艺、剪纸艺术等传统文化,定制专属文创礼品。

  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主办的《爱的密码——民族纹饰展》在中华世纪坛二层世界艺术展厅东厅开幕。展览用160件民族文物、约150多个民族的纹饰呈现中华各民族关于“爱”的图符,展览延续至8月22日。

  7日至9日,中华世纪坛发布厅每晚将免费放映《花样年华》《爱有来生》等经典爱情影片,白天不定时播放更多经典影片。影厅设有150个座位,观影门票限量免费发放,派完即止。

  文化市集期间,世纪坛将连续5天延长开放,开放时间分别为:8月7日9点半至19点半;8月8日10点至19点半;8月9日10点至21点;8月10日10点至21点;8月11日10点至19点半。文化市集活动均为免费开放,观众需凭本人身份证件在世纪坛售票窗口,取当日门票。

  趣味活动

  汉服秀、咏诵会重温传统文化

  昨日,一场名为“爱在回龙观”的趣味交友会在北京昌平回龙观地区举行,单身青年通过游戏结交朋友。“回龙观是年轻人比较集中的区域,活动可以为青年婚恋交友牵线搭桥。”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七夕期间昌平区共开展各类文化活动8项、18场,包括文艺演出、交友联谊会、“穿针引线”趣味相亲游戏活动、七夕爱情电影放映等。

  在昌平区图书馆,一场别开生面的汉服真人秀展示展演活动引人关注。市民穿上汉服,重温七夕节传统含义。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汉服展示活动,一方面是为丰富百姓节日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是为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汉服的艺术展示和交流,引导人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

  此外,昌平区各镇(街)也举行了应景的节日活动。阳坊镇组织了“七夕趣味相亲会”、“穿针引线”趣味游戏活动。延寿、兴寿等镇举办七夕幸福乞巧、手工制作活动。

  而在通州,8月2日,第七届北京七夕文化节在大运河畔拉开帷幕。大运河畔话七夕咏诵会、爱情影片放映、“为你而来 幸福脱单”鹊桥会、七夕民俗非遗互动体验和“金婚话七夕”等五大系列活动一直持续至8月8日。

  8月3日至4日,“为你而来”第七届北京七夕文化节鹊桥会在通州运河文化广场举办。鹊桥会现场,来自学校、社区、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单身男女100余人相约运河文化广场,开启“鹊桥”之旅。今年特别增设了“心动区”,嘉宾双方如果互相欣赏,即可移步“心动区”,让感情进一步升温。“缘分墙”显示了嘉宾信息,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嘉宾的联系方式。活动组委会还设置了“双人走红毯”、“爱之初体验”、“情感话题对对碰”、“心动留念”、“鹊桥传情”等互动环节。

  8月5日,第七届北京七夕文化节“大运河畔话七夕”咏诵会在通州区文化活动,举行。咏诵会上,诗词联诵、古韵弹唱、配乐朗诵、情景诵读等共同诠释了七夕文化内涵。

  婚姻登记

  结婚领证小高峰 新人获祝福

  昨日,全市16区婚姻登记处迎来众多前来办理结婚登记的新人。据统计,昨日全市共993对新人领证。

    西城 “小花童”送祝福

  昨天早上7点,西城区婚姻登记处已有十几对新人排队,排在第一位的于正川早上6点多就来了。

  为增添喜庆气氛,弘扬传统婚俗文化,西城区婚姻登记处特意选取8位小朋友作为“小花童”,身着传统唐装,在颁证大厅内为完成新婚颁证仪式的新人们,送上真挚的婚姻祝福,同时送出婚姻登记处为新人准备的祝福许愿牌。

  西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负责人郝嫔介绍,新人都很喜欢“小花童”,今后“小花童”将会作为特色持续下去。

  丰台 送邮折赠邮戳

  昨日,丰台区民政局联合丰台邮政分公司,“团圆”邮资封、纪念邮折和邮戳,赠送给当天结婚登记的新人。

  据介绍,“团圆”邮资封寓意着团圆、美好、恩爱、幸福,体现了我国婚姻文化的传统内涵。“这是将婚姻家庭文化与集邮文化相结合,推动婚姻登记工作从单纯的行政登记管理向和谐婚姻家庭建设发展延伸,引导现代婚姻家庭健康发展。”丰台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陪你到老、天长地久、今生今世、永结同心、爱你一生等十个象征着爱情甜蜜长久的词语被制作成纪念邮戳,由新人选择,加盖在“今生今世陪你到老”纪念邮折上。

  变迁 从奖状式到电子证

  记者了解到,曾经一对情侣想要成为合法夫妻,登记前需各自单位分别开具“证明”,领导签字、鲜红公章一应俱全。最早的结婚证类似“三好学生”奖状。不用贴照片,民族特色浓郁,和平鸽、稻穗、棉花等元素必不可少。1994年起,“护照式”结婚证在全国统一使用,婚姻双方合照出现在了结婚证上。2004年结婚证又一次革新,枣红色封面、烫金字、“囍”字样防伪水印币纸、全国统一编号等更具科技性证明措施出现,该版结婚证沿用至今。

  随着科技进步,我国结婚登记流程和结婚证书有了新变化。今年,成都多地上线人脸识别系统,与公安信息系统连接,完成身份信息审查工作。6日,福建、江西、江苏、浙江、重庆5省份还上线了“电子结婚证”。

  新京报记者 吴为 周依 倪伟 姜慧梓 马瑾倩 张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目的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 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