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林)昨天,“十三五”时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在怀柔科学城启动建设。这意味着国家在怀柔科学城布局的五个大科学装置全部实现开工建设,再加上正在加紧推进的11个科教基础设施和第二批交叉研究平台,怀柔科学城正在形成高度密集、定位清晰、先进高端的设施平台集群,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基本框架正在形成。
子午工程二期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作为项目法人单位,全国16家单位参加建设,工程建设周期4年。子午工程项目发起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奉思表示,作为我国空间科学领域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012年建成的子午工程一期实现了我国地基空间环境监测的跨越发展,二期工程将在规模和覆盖范围上较一期工程大幅拓展,还将建设多台先进的大型监测设备,在探测能力上实现飞跃。子午工程二期建成后,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网包含31个监测台站、近300台监测设备,综合运用地磁、无线电、光学、探空火箭等多种监测手段,将,实现对日地空间环境全圈层、立体、多要素综合探测,大幅提高我国在日地关系这一重大基础科学领域的创新研究能力,使我国步入世界空间天气领域的先进国家。
目前,落地怀柔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中,2017年9月开工的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项目主体结构、二次结构全部完工,土建工程已完成90%;2018年9月开工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主体结构全部完工,土建工程完成55%;2019年6月29日启动建设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项目正有序推进。
预计从2021年起,大科学装置将陆续建成投入运行,到2025年,五个大科学装置将全部实现投入使用。届时,怀柔科学城将以大科学装置和科技研发平台为依托,吸引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研究团队,聚集一批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型企业,聚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生命科学、智能科学等五大科学方向实现,突破,率先在材料、能源、电子信息、环境、生命和健康、太空深地开发利用等交叉领域,取得一批,的原创科研成果,提高我国在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