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欢
医耗联动综合改革一个多月来,公立中医医院门急诊人次和出院人次“双增长”,门急诊和出院患者次均费用“双下降”。记者获悉,公立中医医院同步改善医疗服务,复诊患者将100%诊间预约。
门急诊次均费用同比降1.7%
市中医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改革启动后,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日均出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中医药治疗人次数同比增长70%;总出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中医药治疗人次数占比同比增长4.9个百分点。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日均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9.3%,其中,二级医院同比增长11.1%,三级医院增长8.8%。日均出院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其中,二级医院同比增长6.4%,三级医院增长3.7%。除病理检查人次数保持稳定之外,各类检查服务量也有所增长。如日均CT检查人次数同比增长18.7%,日均核磁检查人次数同比增长34.8%。
全市39家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门急诊次均费用同比降低1.7%,其中三级医院同比降低1.8%;出院例均费用同比降低5.8%,三级医院同比降低6.7%。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门急诊次均费用较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平均水平低16.2元,出院例均费用较全市平均水平低3693.7元,且降幅均大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门急诊次均卫生材料费同比降低9.5%,其中,三级医院门急诊次均卫生材料费同比降低9%。中医类医院门急诊次均卫生材料费和出院例均卫生材料费均只是全市医院平均水平的50%。中医类医院总卫生材料收入占比仅为8.2%,其中高值耗材收入在总卫生材料收入的占比为52.4%,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6.8个百分点。
控费“挤掉”不合理费用
“此次改革规范了中医诊疗技术的服务价格,破除了医院追求医用耗材收入的逐利机制,推动中医医疗机构更注重运用体现劳务价值的中医诊疗技术。”市中医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医耗联动综合改革中,涉及中医服务价格调整的项目共有162项,分为中医骨伤治疗、中医肛肠治疗、中医外治、中医耳鼻喉和中医特殊治疗,价格有升有降。
中医药系统医院还出台一系列控费措施,“挤掉”不合理费用。例如,中药饮片“双限双控双加强”指标,要求单剂中药饮片处方药味数平均不超过16味,剂均费用同比增长不超过10%;严格控制中药饮片大处方和超量使用,严格控制高值独立包装中药饮片的使用;加强对中药饮片处方的动态监测和点评工作,加强对不合理处方的惩罚力度。而中医非药物疗法“六控费”举措,则提出凡涉及一定疗程的治疗项目,每收取一次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开出的治疗次数不少于3次;患者每次治疗,使用的技术项目不超过4项;同类技术按照复杂程度分立的项目不得同时使用等。“从目前看,控费措施整体效果还可以,挤掉了不合理的费用。”市中医管理局医政处副处长王欣说。
专家门诊上下午出诊1∶1
本市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以病人为,”一站式中医综合服务,设置专病或专症门诊,加强中医药急诊急救技术和中药饮片在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加大中医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规范中医治未病服务;着力改善中药饮片服务,开设针对中药饮片合理使用的药嘱服务,开展中药饮片煎煮、物流配送等服务,部分医院延长了窗口取药时间,设立了代煎剂取药专区,配置了冷藏柜对当日未取代煎剂冷藏保存,同时积极利用医院微信公众号推送煎药取药信息。
全市各三级中医医院调整每天上、下午出诊单元比例,以缓解上午就诊患者众多、交通拥堵、人员拥挤等情况。目前,三级中医医院各类医师上下午出诊单元比例为1.23∶1。3月至6月各三级中医医院,职称医师上下午出诊单元比例为1.55∶1,中级职称医师上下午出诊单元比例为1.21∶1,下午出诊单元比例提高。
市中医管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将完成“五个统一实现”,即实现100%专家门诊(含特需)上下午出门诊比达到1∶1,实现100%复诊患者诊间预约,实现100%自助缴费机运行良好,实现100%的患者通过叫号系统引导到诊室门口候诊,实现100%窗口排队不超过15人。
“复诊患者诊间预约,可以帮助患者直接找到上次接诊的医生进行延续治疗,是提高患者就医获得感的重要举措。”王欣透露,目前,本市8家三级中医医疗机构的诊间预约率已达80%以上,未来将力争让每一位有需要的患者都能实现复诊诊间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