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本地新闻>正文

京报馆等腾退文物力争今年启动修缮

时间:2019-07-18 16:00:24    来源:北京晚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清末,法学家沈家本在北京的故居经过精心修缮,去年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展示基地对外开放,至今已接待各类参观、现场授课等活动11万人次。记者昨天从西城区文旅局获悉,沈家本故居的腾退、修缮与利用为西城区直管公房类文物保护提供了经验,今年下半年,京报馆等多处腾退文物也将力争启动保护性修缮。

  沈家本是清朝光绪年间的进士,是清末修订法律的主持人和代表者。他从1900年进京后便一直住在如今的西城区金井胡同1号,也是在这期间完成法典的主持制定,因此沈家本故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在2015年启动腾退前共有46户居民居住于此。西城区文旅局文物科科长吴英茂说,当时院子里到处是各种私搭乱建的小屋,只剩下1米左右的过道,屋顶杂草丛生,电线密布。主持故居修缮设计的北京建工建筑设计院副院长王葵告诉记者,腾退后他们经过勘察发现故居文物建筑已经非常危险,以沈家本当年藏书、办公的枕碧楼为例,已经出现歪闪、楼梯断裂、榫卯断裂等严重病害。

  完成院内居民腾退后,西城区在2017年迅速启动了对故居的修缮。王葵告诉记者,当年沈家本故居修缮中,秉承修旧如旧和最少干预的原则,并且,限度地保留历史信息。以枕碧楼为例,病害几乎已到需要落架大修的地步,但为保护文物原状,施工人员采取一点点扶正和加固的办法,并没有对楼梯木结构进行大规模更换。王葵说,修缮过程也有考古发现。比如在对一进院正房进行施工时,从碎砖头砌筑的隔墙内发现了一面完整的木隔扇。同时对另一面柱子进行勘察时,发现有开榫痕迹。据此修缮调整了原方案,对新发现的隔扇进行修复,并对另一侧的隔扇进行复原。

  如今,记者走进修缮后的沈家本故居,三进的院落错落有致,坐北朝南,不同的展厅分别介绍了沈家本生平、清末修律、中国法制进程、修订法律人物和中国古代法治人物等内容,其中包括了沈家本关于清末四大疑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奏折手稿复制品,里面记载了清政府反复查验案件的经过。除了丰富的图片和史料,这里还陈列着沈家本用过的桌子、椅子以及砚台、印章等文物。

  2018年1月,沈家本故居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展示基地对外开放。沈家本故居现场管理负责人牛芸璐介绍,截至目前,沈家本故居已经接待了11万人次的参观,包括中国政法大学学生现场授课等。

  记者了解到,西城区目前共有各类文物保护单位368处。“十三五”期间该区启动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计划,共需文物腾退52处,目前已有沈家本故居、京报馆等28处完成腾退。今年下半年西城区将力争对京报馆等多处已腾退文保建筑启动修缮,目前修缮设计方案的编制已经基本完成。

  本报记者 张航 文并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目的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 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