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航 通讯员椒陵)今天上午9时,市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蓝色预警信号:预计今明两天,本市大部分地区日,气温将达35℃以上,尤其今天局地可达38℃左右,请大家注意防范。好消息是,后天北京将迎来一场全市性的阵雨天气,给高温的京城降降“火气”。
南郊观象台昨天,气温为35.9℃,今天早晨,随着太阳升起,京城迅速升温,上午8时45分,城区大部分地区气温已经处于27℃至29℃,午后南风增大,阵风在六级左右,预计平原大部分地区,气温可达37℃左右,局地甚至超过38℃。
明天北京上空的云量逐渐增多,南风逐渐加大,阵风将有六级左右,,气温将达35℃。预计周三白天有雷阵雨天气,,气温降至33℃,只是由于湿度明显增大,体感会很闷热。
■问答
“三伏天”何时来?
夏至后不久,一年中最热的时间就要到了,也就是民间百姓常说的“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从哪天开始?天文专家表示,今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12日。
“三伏天”长不长?
“夏至三庚数头伏”,天文专家表示,今年7月12日至7月21日为“初伏”,7月22日至8月10日为“中伏”,8月11日至8月20日为“末伏”,因此今年将迎来超长“三伏天”,长达40天之久。
■提醒
中暑后浇点水等“土方法”最管用
天气炎热,记者在朝阳医院急诊科看到,抢救室里住满了重症患者。高温天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为此医生提醒,老人和孩子更易中暑,一旦出现头晕恶心等轻度中暑症状,扇扇子及浇点水等“土方法”都有效果。
慢性病患者要注意
急诊科副主任梅雪告诉记者,一周前,抢救室还有空床;这两天持续高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重症患者明显增多。慢病患者及老年人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易适应,再加上高温环境中出汗多,既往的慢病就容易复发甚至加重。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病人,在这个季节更要注意防暑,多喝水。慢病患者一定要坚持用药。
北方更易发生中暑
目前高温天的“标配”疾病中暑还没到来,“从既往的经验来看,如果高温天持续一周以上,中暑(热射病)患者就会有所增加。”同样的高温天气,北方的中暑患者反倒有可能比南方多,这是因为北方的高温天气少,人体对高温的“预适应”能力弱。从这个角度来看,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生中暑,老人和孩子及在高温下作业或活动的人相对更易中暑。
中暑后要立即散热
高温天有哪些注意事项?梅雪提醒大家,不要在高温时段外出活动;一定要在高温下作业的人,能每隔一段时间到阴凉处休息一会儿,及时补充淡盐水。一旦出现头晕恶心等轻度中暑症状,要迅速脱离炎热的环境给身体散热,传统的扇扇子及给患者身上浇一点水等“土方法”都有效果。如果中暑症状比较严重,就要迅速就医。
本报记者 贾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