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服务思路的南湖西里小区供销社便民,人气渐旺。 本报记者 邓伟摄
本报记者 孙杰
“饭菜很软乎,适口嚼得动。”到了中午饭点儿,88岁高龄的孔老爷子拄着拐杖走进小区便民,,在老年餐桌前点上一小碗米饭和一份砂锅鸡煲,花10多元美美地吃上一顿午餐。
孔老爷子家住望京南湖西里小区,自打老年餐桌今年3月入驻供销社便民,,他就成了这里的常客。
老年餐桌在便民,一层,有十来张桌子,周围一圈是餐饮档口,馄饨、水饺、炸酱面样样都有,品种丰富。朝阳区供销社综合经营部部长李青粗略算了一下,每天来这用餐的老年人大概有两三百人。
“老人吃饭问题总算有着落了。”14号楼居民孙伟感慨地说,南湖西里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小区,上岁数的居民挺多。现在实惠卫生的老年餐桌一来,老人都不用再凑合,中午可以来一顿像样的老年餐。
老居民对这处供销社便民,感情很深。它原是供销社南湖西里商店,小区刚建成时,供销社商店是居民买东西,的去处。但伴随着社会变迁,曾辉煌几十年的供销社在2000年左右关门,只能把场地租给小饭馆、小卖部。
如今供销社再回到居民身边时,已不像过去那样卖东西,而是换了一副模样。
“供销社回归主责主业,说到底还是为民服务。”朝阳区供销社副主任池胜利说。遍布城乡的网点曾是供销社,的优势,过去供销社是“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桥梁,如今随着市区网点周边社区化,供销社根据实际情况和居民需求,充分利用这些网点为百姓提供不同的服务。
拿南湖西里小区来说,附近既有中型菜市场,也有连锁超市,居民买东西买菜不是难事儿,但小区老年人就餐是“痛点”。供销社于是扬长避短,引进一些有经验、有一定规模的餐饮服务,让老年人能吃得舒服、实惠。,还引入便民美发、主食厨房等,给居民们提供便利。
南湖西里只是一个缩影。去年7月至今,朝阳区供销社已相继亮相华严北里、小关等7处供销社便民,,大的四五百平方米,小的一两百平方米,根据小区需要,搭建集生鲜超市、主食厨房、日用百货、便民美发、老年饭桌等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新服务。看着“供销社便民,”的招牌,居民们感叹:供销社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