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全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平均为23.32米,与2015年同期相比,累计回升3.16米。
南水进京之前,本市地下水位曾经连续16年下降。2015年以来,本市多措并举,通过用好南水、压采地下水、河道补水,地下水进入了快速恢复期。
近八成平原区水位回升
全市885个地下水监测点数据显示,今年5月底,全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平均为23.32米。与2015年同期相比,地下水位累计回升3.16米,地下水资源储量增加16.2亿立方米。
这样的回升,并不是偶然的、小规模的。“四年来,全市共有14个区地下水位上升。平原区地下水回升面积达4957.3平方公里,占全市平原区面积的78%。”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平谷区地下水位回升值,,四年上升了9.23米。其次为门头沟区,回升值为8.5米。其余各区的回升值在0.3米到5.88米之间。
自1999年起,本市经历了连年干旱,再加上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用水量急剧增加,不得不靠超采地下水以维持城市运行。因此,全市地下水位连续16年下降。
2014年底南水进京,是本市地下水止跌回升的转折。四年来,南水北调来水成为京城的供水主力,怀柔、平谷等应急水源地得以休养生息,去年,本市还在,城区完成了近300眼自备井置换工作,相当于每天减采地下水8万立方米。
2015年,地下水位停止下降,2016年和2017年分别回升了0.52米、0.26米。
京郊的山涧泉眼复涌了
距延庆城区10公里,妫水河支流宝林寺河中,6孔泉眼在今年春天复涌了。
清浅河水里,几块石头间正咕嘟嘟冒出珍珠般晶莹的小泡泡,一群小蝌蚪围着泉眼游动。汩汩泉水汇成溪流,绵延流淌1.7公里。这样的景儿,让宝林寺村村民张怀恩恍然回到了30年前。“那时候,河里的泉眼可不稀奇,家家户户吃的都是河水、泉水。”张怀恩说。
进入新世纪,本市地下水一降再降。据统计,与1980年相比,本市地下水位在30年间下降了近20米,储量减少了近90亿立方米。连年下降的地下水位,使得京郊不少山涧干涸、泉眼停喷。
如今,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上升,在昌平的连山石村、延庆的艾官营村、怀柔的百泉山,都有泉眼恢复喷涌。
六条输水路径涵养地下水
今年5月,怀柔雁栖河两岸的居民发现,以往的涓涓细流在这个春天变作清澈宽阔的水面,最宽处超过10米,潺潺流水倒映着两岸绿树繁花,美景醉人。
清澈的河水来自京密引水渠,经雁栖闸顺流而下注入雁栖河,能有效补充怀柔应急水源地的地下水亏空。自2015年起,这样的补水就在陆续开展,目前已累计在该地区补水1.08亿立方米。眼下,水头已到雁栖分洪闸下游约5.8公里处,形成水面面积约0.42平方公里。
“地下水生态回补的路径总共有6条,主要通过向潮白河、雁栖河、北坞砂石坑、永定河、洳河、泃河等河道补水,河水下渗,能够补充地下水。”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有效促进了密怀顺水源地、西郊山前、永定河流域等严重超采区的水源涵养修复。